今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呈现出明显的高发态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超过50%,并且有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6岁儿童近视率已达14.3%。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近视距离孩子越来越近,一定要从小关注。
近视的危害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显示,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现象,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近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如何预防近视
1.进行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
2.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且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3.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4.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作息安排,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5.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至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近视如何治疗
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不然视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配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1.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简单安全的矫正器具,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复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对于儿童近视患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
2.角膜接触镜。软性接触镜:可用于近视的矫正,部分儿童可用于恢复双眼视和促进视觉发育。无自理能力的儿童或老年人若有需求,必须在医师和监护人的密切监督下使用。眼部有任何活动期急性炎症、全身有影响配戴的病变、过分神经质、个人卫生不良、依从性差而不能定期复查、对护理液过敏或生活工作环境卫生差者,应禁用或慎用。
硬性接触镜(RGP):适用于有需求而又无禁忌证的任何年龄配戴者。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因存在对问题察觉敏感性或操作依从性问题,应增加对安全性的监控。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尤其是圆锥角膜及角膜瘢痕等所致的不规则散光可优先考虑选择。眼表活动性疾患或影响接触镜配戴的全身性疾病等应禁用。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环境中者、经常从事剧烈运动者应慎用。
角膜塑形镜(OK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通过配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暂时性降低一定量的近视度数,是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方法。临床试验发现,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每年约0.19毫米。在一般接触镜适应症与非适应症的基础上,重点强调未成年儿童需要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对于较高屈光度数等疑难病例的验配,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验配。
3.手术矫正。近视的手术矫正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主要方法有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视矫正手术需要严格按照各类手术的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筛查和实施,主要适用于18岁以上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王冰 通讯员 牟小平 郝晓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