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标杆”

——寿光市精准配置土地资源要素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2024年06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金凤
      通讯员 王 莉

  2023年,自然资源部公布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寿光市成功入选。近年来,寿光市着眼挖潜“存量空间”,通过项目高位嫁接、二次招商等方式,在积极布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基础上,盘活了一批存量低效用地,带动培育了一批战略新型产业,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位于寿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就是盘活存量土地,实现“精准招商、高位嫁接”的典型代表。
  转变招商导向,优先使用存量。“‘腾笼换鸟’引来22亿元重点项目,寿光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经过二次精准招商,大胆探索二三产混合用地供应模式,鼓励园区建设多层厂房,吸引了一大批从事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前来落地生根,有效拓展高品质产业空间供给,大幅提高工业用地亩均效益,使土地再生金。该项目一期占地6.7公顷,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新建标准车间9座和综合服务中心1座,目前已投入使用,引进了索理德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恒邦高端兽药制剂等12家企业入驻,较原先一地一企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6月15日,潍坊(寿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寇增林告诉记者,该区聚焦主导产业二次招商,通过与招商部门建立项目联审机制,从项目招商环节入手,引导招商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土地资源,缓解用地保障压力。为确保招引项目成功落地,寿光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寿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投资促进中心、高新区、古城街道快速搭建招引平台,采取“招引上门”、全流程帮代办等服务,积极推动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园招商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落户的索理德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万吨高首效锂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规模,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亿元。
  提前介入服务,破解瓶颈障碍。该市以推动审批流程再提速为契机,为产业园项目开通“多审合一”绿色通道,同步推进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审批,做到土地、规划工作“无缝衔接”。建设前,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与园区和企业进行沟通对接,根据企业生产、办公等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定制化厂房,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入园项目时间与成本,让企业“拎包入住”,精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收益。多年以来,寿光市始终坚持将“零地增效”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突破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和招商引资方面的激励政策,创新建立优扶劣汰管理机制,对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值少和土地利用总体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清理,腾出土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坚持节约集约,创新供应模式。“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通过土地立体开发利用,节约土地13公顷,土地空间利用率提升200%,节省资金5162万元,充分发挥土地产出‘倍增效应’。我们的智能化立体仓库具有存放立体化、存取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等特点,存储容量可达16万件,是目前全球遮阳行业最大的智能仓库之一。”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荣刚告诉记者。
  寿光市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贯穿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环节,鼓励企业利用闲置或存量土地建设多层厂房,通过“立体式”厂房生产,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创新开发,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从事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前来落地生根。
  审批集成办理,加速项目落地。在科创园配套中心一楼大厅设立寿光高新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是全省县域开发区首个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开工审批集成办、跨域事项打包办、“全周期+全地域”帮代办服务,实现企业不出园区高效办结全流程手续,还提供金融贷款、人才引进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园区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仅用195天,就完成了立项、环评、验收等各项环节,顺利投入生产。
  “在精准配置土地资源要素上,寿光有一套独特的计算方法。后退一步做减法,腾出发展新空间;前进一步做加法,集聚高端新产业。近年来,寿光市不断加快土地转变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规范、节约、集约、高效、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在全面实施节约集约战略上打造了‘寿光标杆’。”6月15日,寿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寿光市地理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魏永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