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强村项目、搭建交易平台、书记“揭榜亮诺”,寿光市——

以党建引领促乡村共富

(2024年07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覆盖5个村、占地1500亩的上口镇智联农创蔬菜园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桑德春 文/图

  今年以来,寿光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工程,持续用力培育富民产业、强村项目,建立组织、群众与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一幅幅产业兴、村民富、集体强的共富场景在菜乡大地渐次铺展。2023年,寿光市村集体收入过千万元村达到18个,过百万元村达到180个;居民存款达到1200多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6:1。该市被评为“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
  培植强村项目
  结出共富果子

  “我过去在企业上班,去年镇上建起了蔬菜园区,就回村承包了一个220米长的大棚,种植黄瓜、丝瓜,到现在种了两茬,除去费用纯挣15万余元。现在实现了‘三个二’,村里一套房,城里一套房;生产一部车,出行一部车;劳作一套衣服,生活一套衣服。”说起回村创业后的变化,上口镇西景明二村的新农人刘晓波脸上满是喜悦。
  去年,上口镇引入寿光市发展集团,用活上级扶持资金,以跨村联建为抓手,建设了覆盖5个村、占地1500亩的智联农创蔬菜园区。地还是那片地,但从不值钱的“土坷垃”,变成了抢着要的“金疙瘩”,实现了“一园生五金”:村集体流转土地收租金、新农人租棚卖菜挣现金、闲置劳动力到园区务工拿薪金、薄弱村扶持资金入股分股金、国有企业运营项目有资金。
  碧龙面粉仓储车间、番茄小镇蔬菜园区、稻田镇商贸沿街房……近年来,寿光市坚持“用一分钱的扶持资金,撬动五分钱的共富项目”,累计争取扶持资金7800万元,打包投资入股16个强村共富项目,在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同时,扶持156个村年均增收4万元,相当于为薄弱村留下了一本“定期打款的存折”。
  “三资”进场交易
  释放增收红利

  “村里老少爷们别提多高兴了,一个小集市下了个大金蛋!”寒桥西村党支部书记王东海说道。从底价16万元起步,经多轮竞价,最终以45.1万元成交,溢价率达到181%,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这是从洛城街道寒桥(夜)集市规范化管理承包项目公开竞价现场传出的喜讯。
  为把“沉睡资产”变成“增收财源”,寿光市按照“党建引领、规范交易、增收节支”的思路,构建了县、镇两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印发《寿光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将50万元以上的“三资”交易进县级平台,50万元以下的“三资”交易进镇街平台。通过规范农村“三资”交易,变“少数人说了算”为“市场说了算”,既堵住了熟人发包、私下交易的漏洞,又引入了更多有意向、有实力的竞争者,有效推动了村集体增收节支。
  “去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小额项目364宗,交易金额8252.6万元,为村集体增收705.8万元,溢价率22%;为村集体节约资金371.1万元,节支率7.9%。‘一增一减’间,最受益的是村集体,得实惠的是老百姓。”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寿光分中心钟宝国介绍。
  书记“揭榜亮诺”
  增收各显其能

  “我们将小区前的闲置地块盘活,投资150万元打造了一条‘网红’小吃街,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烟火气,增加就业岗位150多个,而且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8万元,不到三年就能收回成本。目前,小吃街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建成后还能再增收20多万元。”圣城街道前朴里村党支部书记寇建光介绍。
  为激发村干部的增收活力,寿光市开展“共富菜乡·村村提升”增收竞赛,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揭榜亮诺”,在集体增收上想办法、挖潜力、找路子。每季度按照5%的比例评选进步村和落后村,对增收明显的颁发红旗、增发绩效补贴,对原地踏步的村黄牌警告、扣发绩效补贴,形成了“干好有奔头,增收有实惠”的鲜明导向。
  “发展村集体经济‘天上掉不下来’‘坐着等不出来’,只有干出来、闯出来。我们引导村干部开动脑筋,经营村庄,挖潜开源,找到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增收路子。”寿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洪科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