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张春晓 文/图
“咱们一定要知道,心理健康很重要。劳逸结合是个宝,弹性生活健身妙”。日前,在高密市第四届心理健康活动月启动仪式上,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表演快板《心健康乐成长》,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伴着有节奏的旋律向在场师生诠释了健康的心灵对每个人的重要性。这是高密市四年如一日坚持全域推进“润心工程”的一个过程性展示。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早在2020年,高密就在全市推开“润心工程”,旨在助力孩子构建坚实的心理防御体系,用实际行动护航孩子们生命健康。7月23日,记者从高密市教育和体育局了解到,经过4年多的努力探索,高密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防、咨询、干预、跟踪反馈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为孩子们撑起了心灵的“保护伞”。
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社区村居
“我这是第一次在家门口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亲子间的沟通技巧。”近日,在听完社区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后,王淼的妈妈刘女士说。
王淼是高密市昌安学校六年级学生,从前,每天都会缠着妈妈讲故事。“自从上了六年级,孩子好像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跟我沟通了。”刘女士感慨道,“再后来,孩子直接不跟我交流了。我跟她说句话她都嫌烦,我这才意识到,我可能是哪里做得不对。”
听说社区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大讲堂”,刘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听了讲座。“老师讲的一些关于亲子沟通的小故事,我感觉很有趣。回家后试着讲给孩子听,孩子也觉得有趣,慢慢地,我们谈论的话题多了起来。”
“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请进社区,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播到家庭,让家长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起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高密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明辉说。
据了解,为更好地推动“润心工程”的开展,高密市教体局成立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中心,组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导团队、“润心工程”专家报告团,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建立起了从学校德育副校长到班级心理健康委员的组织体系,营造了以教体局顶层设计为统领、中小学校全面推进、社会和家庭有序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
“研究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专家的力量,实现专业化引导。”据高密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臧贻恩介绍,依托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中心,他们在高密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百师百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宣讲活动,迄今为止,已经邀请教育专家深入中小学作报告159场次,组织县级“润心工程”专家报告团进社区、村居、学校巡讲260余场,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心理健康防御体系全覆盖
带有大落地窗的房子、家人、太阳、小花……在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室里,教师王秀贞正带领学生聚精会神地进行“房树人”绘画心理团辅导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纸上画出心中的“房树人”。创作完成后,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分享画中的故事。“一纸、一笔、一画都是学生心灵深处有意识的表达,为我们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王秀贞表示。
除了绘画心理团辅导活动,该校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8名兼职心理教师,配有心理辅导室、阅览室、沙盘室,以及200多本心理图书。每周一至周五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由值班教师接待来访学生,重点强化个体咨询和辅导工作;每年邀请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答疑解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师依据学科特点,把心理辅导有机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中,进行学科融合,研发具有心理特色的主题课程30余种。如低年级心理绘本课,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情绪;中年级心理电影赏析课,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朋友等;高年级心理绘画课、沙盘课,让学生学会释放情绪。
“我们依托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送温暖、开学礼、毕业礼等心理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家长每天与孩子拥抱一分钟;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长有效沟通一刻钟;引导家长减少控制,让孩子每周自由放飞一小时。同时,通过家长节、父母大讲堂、公众号、校刊等平台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争做学习型父母。”校长孙常青说。
不仅如此,高密市还在校级层面发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职能。在高中、初中、小学中高年级设置班级心理健康委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观察哨”“预警员”。在开学季、中考、高考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学生心理筛查,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引导,强化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实现沟通交流“不遗漏一名学生”。
校家社联动帮学生开解“心事”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走进孩子心里,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高密三中学生倪嘉誉的家长说。
为给家长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高密三中探索开办“家长沙龙”活动。截至目前,“家长沙龙”已举办153期,帮助家长解决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
此外,该校还通过《“心晴深有感触地说驿站”邀请函》《心理访谈记录表》《复学申请书》《转介单》等形式,做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的细致周密,为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
“学校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设立了专职家庭教育指导师。同时,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3名,每个级部各配备了兼职心理教师4名,所有心理教师都有心理学相关学习和培训背景。”高密三中党委书记赵明昌说。
在推进“润心工程”过程中,高密市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两个关键人物的作用,专门出台了《全员心理关爱导师制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关爱的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同时拿出专门资金鼓励老师报考心理教育证书,专兼职心理教师由128名充实到389名,并且培养了316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为保障“润心工程”深入、持久与常态化开展,高密市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见课表、见教案、见评价”的“三见”管理,落实各年级每两周至少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要求,通过线上线下、案例教学、体验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积极心理教育等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校医社’联动服务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构建起预防、咨询、干预、跟踪反馈的心理健康教育闭环,为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格健全、心智优良、潜能无限的人才。”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