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棠
一个人没有思想,那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玩偶;一篇文章没有思想,那就是一通毫无意义的废话。我敬佩桑爱梅的为人,就因为她是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人;她的文章是大气而有格调的文字。读了她的新作《当时明月在》,让我对这一持之以久的感受,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知。
与桑爱梅相识已有30多年。当时,我们在两个相邻的乡镇,分别从事着相同的文字工作。经常从报纸上或者上级下发的文件上,看到对方的文章和单位经验介绍一类的材料。那时我就对她干净凝练的文笔,由衷地欣赏。后来她到了报社工作,几乎每天都会读到她的文章。或许是记者岗位的历练,她的文章更多了一层对人和事的洞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特别是她那洪钟大吕般的长篇通讯和行云流水般的评论,更是让人拍案称道。而这本《当时明月在》,正是她30多年来所写文章的群芳撷珠。全书五个部分,共99篇。真实的人物或事件,灵动的文字表达,既具新闻的睿智犀利,又富文学的繁华精彩。每一篇都具有高辨析度的“艾梅(桑爱梅笔名)”风格,文字背后闪耀着独特的思想之光。
《大才槃槃陈永兴》(1995年12月7日《寿光日报》),这是《寿光日报》深度人物报道的开河之作,距今已有30年。文中写道:“企业家是企业改革发展中应优先考虑的生产力因素”。这一论断,在当时全国风起云涌的企业发展浪潮之机,无疑闪耀着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思考的光芒。对当今及以后的企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抓住一切让你感觉到挑战的东西》中写道:“只要方向是对的,怎么折腾,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新色彩”。这是桑爱梅作为《寿光日报》总编辑,对自己多年来管理和经营的深切体会。蕴含着困难面前,只要无所畏惧,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就一定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理念和智慧。在《天地之间,大写一个人》中,桑爱梅写道:“一撇一捺的人,最简单,又最难写”。这不仅是对匆匆人生的喟叹,更是她人生一半的由衷感言。还有《有风拂过心灵》中写道:“从心里走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走到心里去”;《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中写道:“你成就别人的能力有多大,你的价值就有多大”;《给心灵放个假》中写道:“一百朵云,就会有一百种形态”等。这些富于哲理的句子,给人以启迪和遐想,给人以智慧和力量。还有,针对一位在野外小屋独自生活18年的老人,先后四次遭劫的境遇,她发出了“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什么是生命的价值?”的叩问,彰显了一名有道德、担正义的新闻记者,直面社会问题的责任和担当。
《当时明月在》一书,分为“明月在前”“明月在手”“明月在案”“明月在途”“明月在心”五个篇章。既涵盖了近30年寿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又记述了众多的小故事、小人物。这些人,这些事;还有父亲的直心宽厚,母亲的善良坚韧;甚至她自己推敲字句的不眠之夜、策划文案的不熄灯光,都是桑爱梅心中珍藏的明月,永远照亮她的记忆。透过这些蓝天白云般澄澈、繁花明月般动人的文字,我们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明亮闪烁的思想光芒,这应该是读者得到的格外的收获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