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窦浩智)今年以来,高密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总结基层探索基础上,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发挥“头雁”带“群雁”作用,以“组织力+市场力”激活发展潜力。
高密市鼓励镇、村聚拢域内发展要素,充分挖掘当地产业特色,盘活闲置厂房、土地等资产资源,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产业升级、连片发展为导向,带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发展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集约利用。创建生产加工型、劳务服务型、品牌赋能型、集中种养型、电商直播型5种类型的“共富工坊”共计25家,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有效推动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融合推进,创建出“融合式”党建新局面,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助力农民增收、集体增富、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