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国栋 张沁
在潍坊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民政工作的点滴成效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寿光市,曾经遭遇洪涝灾害的小周一家,得益于社会救助政策,及时获得生活物资和经济援助,顺利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在奎文区一家养老服务中心,张大爷每天都能和老友们一起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享受专业的照护服务,安享幸福晚年;在高密市,儿童小彤在“潍爱善行 慈心助学”项目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向着梦想不断迈进……这些生动的事例,是潍坊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彰显着民政系统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行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潍坊市民政系统正以昂扬的姿态,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2月24日上午,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动员会,更是一次砥砺奋进的誓师会,吹响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
实干担当
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回望2024年,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工作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实干担当书写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在社会救助领域,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16.2亿元,有效保障32.4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通过创新开展“主动申报日”活动、开通24小时社会救助热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应、受助及时,让救助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养老服务方面,“老有所潍·银龄行动”持续推进,老年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老年人参与基层民主监督、移风易俗等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组织开展《见证百年·更好潍坊》百岁老人全家福摄影展活动,对7.79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居家安全等探访关爱服务,对849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五床联动”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线上预约、健康监测等服务,惠及老年人5万余人次。
儿童福利保障工作亮点纷呈。我市深入实施困境儿童助学项目,全年共发放助学金360余万元,惠及困境儿童590余人次;通过“‘潍’爱有光·‘鸢’梦童年”心理健康专业服务项目,为机构内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支持、帮扶服务,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规范化建设年行动成效显著。市民政局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积极鼓励引导等措施,进一步建制度、补短板、堵漏洞、强监管、防风险,以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全市社会组织达5230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4万余家;行业协会商会累计减免企业负担1830万元,847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链接资源3000余万元。专项社会事务服务领域,殡葬改革稳妥推进,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扎实开展,“精康融合”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各项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保障与服务
是不变的主题
构建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儿童福利保障提质增效、深化社会组织管理改革……翻开潍坊民政2025年的“任务清单”,保障与服务仍是不变的主题。
在社会救助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发展,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养老服务领域,将持续推进“老有所潍·银龄行动”,全年计划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5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180张、家庭养老床位600张,培育10家智慧养老院,进一步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将继续实施重点困境儿童“潍爱善行·慈心助学”项目,通过“‘潍’爱有光·‘鸢’梦童年”心理健康专业服务项目,为更多困境儿童提供关爱帮扶。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将持续开展规范化建设年行动,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专项社会事务服务领域,将稳妥推进殡葬改革,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体系,不断提升精神障碍康复服务质效。
稳妥推进殡葬改革,改造提升老旧殡仪馆服务环境,努力打造改革新经验。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开展特殊节假日结婚预约登记轮值,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实施精准分类“即救即走”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持续推进“精康融合”三年行动,不断提升精神障碍康复服务质效。
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孩子们拥有美好的未来,让每一个社会组织都能释放活力,让社会事务在改革中不断优化……潍坊民政系统的每一步前行,都承载着万千百姓的期待与福祉,这些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工作,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