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水浒108将”风筝喜迎盛会

(2025年03月2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继和展示“水浒108将”风筝龙头。   ▽“水浒108将”风筝腰片(部分)。
  □本报记者 郭超
  通讯员 张德兰 文/图  

  “这是我为今年潍坊国际风筝会扎制的传统风筝‘水浒108将’,目前已到收尾阶段了,希望为盛会到来送上我的祝福。”3月18日,潍坊市风筝扎制大师孙继和告诉记者。
  上午10时许,记者在奎文区北苑街道芝尔庄社区孙继和的家中看到,这位与潍坊风筝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手艺人家中,到处是他扎制的风筝,既有近年来的新作品,又有珍藏20多年的老作品,每只都选材讲究、造型优美、扎制精巧,凝聚着他的巧思和智慧。
  孙继和向记者展示了新扎制的“水浒108将”风筝局部。这只风筝采用潍坊风筝中的代表性作品龙头蜈蚣样式,龙头活灵活现,眉毛、龙鼻、龙角等精致入微,富有浓郁的传统色彩;腰片轮廓采用青花瓷造型,绘有108个鲜明的水浒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谈起这只风筝,孙继和说,他非常喜欢《水浒传》,一直希望将水浒元素和潍坊风筝结合起来,制作一件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作品。孙继和于2024年6月着手扎制,仅在腰片上绘图就花费了6个多月时间。
  “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画、放,特别是扎制,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孙继和说,只有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才能专注地投入其中。
  今年71岁的孙继和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从小受父亲熏陶,酷爱扎制风筝。他儿时经常拿着父亲扎制的风筝在白浪河畔城墙上放飞,这也是他最快乐和难忘的回忆。孙继和参加工作后,从事木工模型制作工作,为后期风筝的扎制奠定了基础。孙继和从传统风筝扎制中汲取精华,研究创新了立体类、板子类、软体类、硬翅类、长串组合风筝等,充分展现了潍坊风筝的风彩。他参与多届国内外风筝赛事,其风筝作品多次获大赛金奖。此外,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全国风筝大赛上,孙继和多次担任裁判,见证了潍坊风筝走向世界的辉煌。近年来,孙继和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潍坊风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