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串起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

(2025年04月1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油菜花田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报记者 王 莹
  通讯员 郭星月 孙涛 文/图

  今年清明假期,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城迎来了一场金色盛宴。五百亩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宛如大地的调色板,将这片文学沃土装点得绚丽多彩。三天小长假,红高粱影视城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8万人次。数字背后,是东北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走进红高粱影视城,时光仿佛在这里交错。电视剧《红高粱》的拍摄场景“占鳌寨”完整保留,让游客瞬间穿越到那个荡气回肠的年代。来自淄博的李先生一家站在土墙茅舍前,触摸着粗粝的寨门,感慨万千:“身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到电视剧中的壮烈场景,这种体验是屏幕前无法获得的。”
  而在红高粱影视城不远处,莫言文学艺术馆(红高粱文学基地)则用现代展陈语言,将莫言笔下的文学世界具象化,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
  “我们以莫言文学为依托,串联起了6个核心景点和多个农业采摘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旅产业链,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玩得好。”东北乡社区党委书记刘广智说。
  油菜花海中,孩童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影视城精心打造的“油菜花春游会”成为亲子游的热门选择。新增加的儿童娱乐设施与小动物互动区让小朋友们流连忘返;小火车式的连体客运车穿梭于花田之间,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家庭电动车、情侣脚踏车则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个性化选择。
  “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油菜花,非常兴奋,拍好照片我们就去坐小火车,行程满满的。”来自烟台的张女士开心地对记者说。
  细节之处见真章。在景区每个路口,都有保安提供专业的指路服务,新增的小毛驴载客车成为特色交通工具;电动小火车随上随下的设计极大方便了游客。这些服务升级的背后,是管理方对游客体验的极致追求。“放假前我们对所有停车场设施进行了全面调试,确保万无一失。”景区企划部经理徐亮说。
  在红高粱抗战馆内,几名大学生正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听取智能讲解。“没想到在乡村景点也能享受到这么智能化的服务,讲解内容专业又风趣。”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智慧旅游元素的注入,让传统乡村焕发现代气息。
  红高粱影视城的旅游火爆并非偶然。近年来,东北乡社区党委将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整合青农湾、莫言旧居、红高粱文化大院等6大景点以及周围的多个农业采摘园,形成了“文学IP+影视旅游+农耕体验”的特色发展模式。当地农民纷纷吃上“旅游饭”,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销售手工艺品,还有的成为景区导游员。一名在景区旁经营高粱饴生意的村民笑着说:“现在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夕阳西下,余晖为油菜花镶上了金边。游客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带走的是红高粱文化的独特记忆,留下的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正如那位淄博游客李先生所说:“‘五一’还要带朋友再来。”这朴实的回头客承诺,正是对东北乡文旅融合发展最好的肯定。在这片被文学浸润的土地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正绽放出绚丽的发展之花,绘就着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