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逐绿向美绘出城市生态长卷

(2025年05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丹河“一河两路”绿色长廊。
  □本报记者 吴晓强
  通讯员 张磊 刘宁宁 文/图

  “五一”假期期间,记者漫步于昌乐县城,公园绿地随处可见,多彩花海肆意盛放,口袋公园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和谐之美。
  如何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诗意家园?昌乐给出了掷地有声的答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让城市在绿意盎然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在昌乐市民文化体育公园,芝樱花海如粉色云霞铺满山坡,与翠竹青松相映成趣,成为春日“顶流”打卡地。“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美景,带孩子赏花踏青,幸福感满满!”市民刘女士一边和家人拍照打卡,一边满脸幸福地说道。
  “近年来,我们采取‘见缝插绿’、改造闲置地块等措施增加城市绿地,打造了一处处亮眼的风景。”昌乐县园林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刘海波说,“就比如这片芝樱花海,它原本是北流泉村的旧址,我们在保留原有树木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了平整重塑,栽植竹子2.7万平方米、芝樱等花卉4000平方米,既留住了乡愁,又增添了新景。”
  据昌乐县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郭明明介绍,这个县不断推进城市携山拥河发展,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精细化管理,一条条城市道路将小丹河“一河两路”绿色长廊、西湖花海、老坝河公园等绿地、公园“串珠成链”。目前,城区已建成各类公园72处,群众绿色福祉持续提升。
  作为昌乐县绿色廊道典型代表的小丹河“一河两路”工程,修建景观绿道约7.2公里,沿岸种植垂柳、绚丽海棠、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打造了层次丰富的河岸生态景观,并配套景观、路灯、木栈道等基础设施,是居民休憩、健身、娱乐的绝佳去处。
  “天暖和了,家附近的沿河景观带越来越美,在这里跑步可比去健身房感觉好。”前来锻炼身体的市民李大哥表示,“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早上我都要跑上几公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此外,昌乐县持续挖掘城市“金角银边”,围绕街心、街边、街角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区域,“见缝插针”地打造口袋公园,让更多市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这个小公园,花红草绿景致好、功能齐全很便民。每天来这里健身、遛弯的人络绎不绝,是咱们周边小区居民闲暇时光的好去处。”提及家附近的玉皇庙口袋公园,住在昌乐县昌明花园小区的赵阿姨赞不绝口。目前,昌乐县已建成口袋公园、游园54个,一座座口袋公园扮靓了城市微空间,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诗与远方”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