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艺华)自2012年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我市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多元主体共育、现代治理赋能”的创新之路,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树立了新标杆。
产教融合,打造职教赋能产业“强引擎”。我市始终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教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校企主体、强化政策保障等措施,构建起具有潍坊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强化顶层设计,专班推进。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现代产业学院专班、驻潍院校与企业对话专班,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成立潍坊市产教融合研究院,加强政策研究,建设25个产教融合园区,成立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3个入选省级,1个获评国家级。布局200个骨干专业,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高达95%以上。突出校企主体,共育人才。出台产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校企常态化对话机制,2022年以来组织校企对话近590次,促成265个合作项目。共建现代产业学院90个,撬动社会资金2亿多元,7所驻潍院校与歌尔股份共建产业学院,培养技能精湛学生1800余名。强化政策保障,激发活力。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对校企在经费、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0家,省级及以上32家,推动企业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入选省级及以上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9家。
改革创新,构建多元办学新格局。我市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豪迈中专”三种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联盟,带动国内一批学校改革,成为全国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头雁”。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模式:政府出资撬动企业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学院,十年间吸引社会资本10亿元,建成混合制二级学院3个、专业37个,在校生超万人。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模式:以产权为基础,引进国企参与办学,实行“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等管理机制,成为全国首家整建制混改的公办职业院校,有力支撑了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豪迈中专模式:高密市政府与豪迈集团共同创办学校,实行“土地入股、企业主导”思路,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企业需求人才,毕业生中多人成长为骨干或走上管理岗位。
成长成才,创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新机制。我市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加强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率先实施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衔接培养,推进职普融通,开设职业体验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创造成长路径。加强关键办学能力。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改扩建高职院校,实现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县级全覆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和名师。推进“岗课赛证”育人。牵头成立山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完善“国家、省、市、校”四级大赛机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连续15年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