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朱小倩
一帮年轻时参加过战争、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老兵,步入晚年后,把主要精力放到保护和传承红色历史文化上,或举办国防教育展,或深入学校和社区宣讲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近日,记者在寿光市采访时了解到,“老兵红色宣讲团”从2009年到2025年,16年如一日宣讲红色故事,已成为一支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生力军。
位于圣城街道圣城嘉苑小区的“国防红色教育展室”,是宣讲团成员集会的主要场所,里面有序摆放着老兵们参加战斗的老照片、老物件,以及数万字的回忆录,氛围庄重肃穆。每天早上不到8点,宣讲团牵头人苗雨昌都会和其他几位成员穿上挂满勋章和军功章的旧军装来到这里,等待前来参观的群众。谈及初衷,苗雨昌对记者说,前些年退休后,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他利用多年保存下来的老物件、老照片和自己整理的回忆录,办起了国防红色教育展,免费向社会开放,逐渐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目前宣讲团成员从几个人增加到了50多人。
“你做了夯筑长城的砖块,与青山化为一体,你用热血激荡灵魂,奠定了和平自由的根基……”前不久,在寿光市圣城小学的思政课上,宣讲团另一名成员刘培树用自己创作的诗歌向英烈致敬,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据刘培树介绍,受苗雨昌的影响,自己加入到宣讲团,创作了不少歌颂革命先辈的诗歌,还结合自己当年的参战经历撰写回忆录。
“老兵们是战争的亲历者,讲解时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孩子们很愿意听他们上课。”寿光市世纪教育集团教师王建明告诉记者,清明节他们组织学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时,老兵们不但在展室内倾情讲解,而且作为校外辅导员,不辞辛劳走进学校的“红领巾知行微课堂”,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战友们的感人事迹,为学生上了一堂触及灵魂的思政课。
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都不应该被遗忘,要在孩子们心里播下爱党爱国、致敬英雄的火种,这是深藏于老兵们内心深处的执念。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众多鲜为人知的寿光籍英雄的故事走到台前,被人们所知晓。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的王立德老人高度评价:“我的叔叔王效勤是一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去世时还不到30岁,以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年宣讲团的成员帮着把叔叔的事迹整理出来,作为重点人物向社会宣讲,我们一家人更自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