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中国深渊科考 走向世界

(2025年06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中国深渊科考正在开启全球合作新篇章。
  “全球深渊探索计划”已于日前正式获得联合国“海洋十年”执行委员会批准,这是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科学家将携手新西兰、丹麦、德国等10余国的科研人员,共同挺进地球最深海洋“无人区”。
  深渊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沟或断裂带区域。那里压力大、温度低、黑暗无光、地震密集,是地球上的神秘之处。对深渊的探索,对于回答“生命从哪里来”及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等至关重要。
  从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到国际上唯一的强作业能力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过去10余年间,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已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而“全球深渊探索计划”的启动实施,将进一步引领国际深渊科学由孤立性研究向系统性研究转变,共同推动国际深渊学科发展。据介绍,这一计划将聚焦深渊极端环境生命地质多尺度过程,围绕深渊生命分布格局与生命演化、板块俯冲与地质构造演化、深部与海底物质能量交换、深渊碳循环与全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深渊环境变化开展多学科、多海沟、跨国界的深潜科学研究。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全球深渊探索计划”是中国深化各领域的科技合作机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缩影之一。
  《国际科技合作倡议》面向全球发布,“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中国科学界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成员分别达27个和58个;《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白皮书……在更多领域,中国正不断迈出国际合作的坚定步伐。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上图:2024年8月11日,在青岛大港码头,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一号”远洋科考船解缆离境,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科考工作。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