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向阳路小学

“一体三式五维”德育体系赋能学生成长

(2025年06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鞠通 刘丽娇 郭法材)近年来,潍城区向阳路小学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发展需求与学生素质养成目标,以德育工作为载体,通过“校家社共育”联合体建设、“三式”育人模式创新、“五维”评价体系构建,推动德育体系向系统化、多元联动转型。
  建设“校家社共育”联合体,集聚多方育人合力。学校构建“1+N”协同育人网络,“1”为德育核心枢纽,“N”包含交警中队、派出所、博物馆等十余家共建单位,制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形成“资源联享、课程联建、活动联动”机制。学校班级管理推行“三建一展”制度,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课堂规范实施学教评一致的“六会课堂”改革,要求学生做到会看、会想、会说、会听、会做、会问,提升学习习惯与核心素养;素质培养开发翰墨飘香、舞蹈、编程等十余种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施家长赋能工程,开设家长学校与专题讲座;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志愿者团队,实现家校共商共享;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活动等搭建互动平台;设立“优秀家长”“书香之家”等荣誉,激发家长共育积极性。
  打造“三式”育人模式,创新德育实施路径。专题式整合,强化德育系统性。以“主题牵引、时序贯通”为原则,整合德育内容为“成长序列专题”。学校按学生年龄与认知规律,设计低年级“习惯养成”、中年级“品格塑造”、高年级“价值践行”三大阶段专题。整合校内外资源,纳入节日庆典、纪念日、校本课程等,以“主题周”“主题月”形式开展多样活动。建立“专题成长档案”,通过自评、互评、师评记录学生表现,反馈德育成效。体验式贯通,推动知行合一。依托“校内-社区-社会”三级实践基地。班级微基地打造“德育实践中心”,设置红领巾角、岗位小舞台等,培养学生责任感与劳动意识;校园中基地建立向阳书院、课本剧社团等;社会大基地与社区共建“文明实践站”,组织学生参与雷锋日、共绘宣传栏等活动,依托研学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渗透式融合,实现价值浸润。学校打破学科与德育壁垒,各学科提炼德育元素,制定“学科德育清单”。
  构建“五维”评价体系,多维度助力学生成长。学校制定养成教育评价档案,每月一主题关注学生品德发展;构建基于“六会课堂”的学业水平评价机制;开展阳光大课间及校园跳绳吉尼斯活动;落实多彩课程学期总结展示;开展校级社会研学活动,让学生游中学。学校还通过整合市、区教育云平台,构建“市—区—校三级数据仓”,归集学生全维度成长轨迹。
  潍城区向阳路小学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协同育人闭环,让德育成为学生成长底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