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赛
通讯员 柳翠瑛 孙素霞
“红白事不是办得越隆重、越有排场才越有面子,节俭操办才是真正的文明新风尚……”近日,高新区汶泉发展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推行社区红白事统一标准、开展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等“微行动”,以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典型引领等方式,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基层落地生根。
走进汶泉发展区汶新佳苑小区,居民们正聊着社区近来发生的新变化:“以前谁家办酒席,光放鞭炮就要花好几千元,既浪费又有安全隐患。现在社区红白理事会全程指导,喜事办得既体面又省钱。”这样的变化源于汶泉发展区构建的“发展区-社区-合作社”三级联动机制。
据了解,汶泉发展区专门出台《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指导5个社区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居规民约》中移风易俗有关内容。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小区宣传栏、电子屏等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等,开展移风易俗“进小区”“赶大集”等活动24次,累计发放倡议书4500余份,引导居民摒弃陈规陋习,转变思想观念,养成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此外,为了让移风易俗工作更接地气,汶泉发展区还创新打造了“微讲堂+微服务”活动。“微讲堂”让政策宣讲更鲜活,主要由汶泉发展区的高新好人、文明家庭、老党员等组成“新风宣讲团”,讲述“身边好家风”故事;“微服务”则是让文明实践更加暖心,汶泉发展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头等大事”爱心义剪、民生大集等特色活动。其中,“头等大事”爱心义剪已持续开展36期,惠及居民1800余人,用细心暖心的服务赢得了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头等大事’项目主要为辖区老年居民定期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爱心义剪志愿者根据老人的需求为他们理出满意发型,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理发服务。”汶泉发展区汶新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法乾介绍,近年来,汶泉发展区结合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和爱心义剪活动,深入到小区、大集等开展文明宣传活动,让居民更加了解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生活的内容,居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也在持续提升。
如今,行走在汶泉发展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新风尚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