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安全堤”

——央子街道从细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2025年07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于菲 文/图
  滨海区央子街道,这片被渤海湾环抱的土地,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炎炎夏日,赶海的人群、戏水的孩童、垂钓的老者,让这片水域充满生机。面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夏日安全压力,今年以来,央子街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用细致入微的举措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日常监管:筑牢防范基石
  “针对辖区内78处重点水域,我们已经完成3轮拉网式排查,每一处都明确了看护人和责任人,每日不间断开展巡查行动,及时劝阻戏水行为,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央子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文学娜说,如今辖区已形成“全社会齐参与、共监督、同防范”的防溺水格局。
  暑期来临,学生群体成为重点守护对象。为此,街道将未成年学生5944人划分为191个网格,实现包靠全覆盖,网格长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动态掌握学生去向。同时,各村、社区定期召开网格长会议和家长会议,每日在网格群推送两次防溺水提醒信息,确保暑期“学生放假、安全不放假”。
  不仅如此,小到警示牌上的字迹是否清晰,大到救生衣的卡扣是否牢固,入夏以来,街道全面排查辖区重点水域公示牌、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救生衣等设施,一旦发现缺失或损坏,立即督促村居更新补充,确保这些“救命神器”在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救得了,为生命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救援工具用对是‘神器’,用错变‘凶器’!”日前,在央子街道夏季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蓝焰雪狼救援队队员不仅现场演示了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更展示了水上救援机器人的“硬核实力”。
  本次演练,为参训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必修课”,参训人员覆盖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防溺水工作负责人、水域巡查员、看管员,以及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社工站志愿者。从“理论讲解”到“模拟落水救援”,再到“互动体验按压急救”,每个环节都紧贴实战。
  “为了让演练更贴近实际,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防溺水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对演练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研讨和精心安排。”央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杨文迪说,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对各个水域进行详细勘察,根据不同水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确保演练环节无缝衔接。
  久久为功:厚植安全意识
  “放假了,要多提醒孩子们不要河边、水塘玩耍,要多留心孩子的去向”“这些是防溺水宣传单页,大家看看”……日前,央子街道蔡二村网格员蔡伟伟正在入户发放宣传单页,耐心向村民讲解防溺水知识。
  像这样入户走访的场景,每天都在街道上演,网格员们用实际行动切实补齐农村线下宣传教育短板,实现防溺水教育入脑入心。
  线下宣传全覆盖,线上提醒不“打烊”。今年以来,央子街道在重点水域新增醒目警示标识160余处,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100余幅,入户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同时,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三级微信群、村级大喇叭等载体,高频次、滚动式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和高温防护提醒,将安全意识一点点送进千家万户,形成“线上常提醒、线下广覆盖”的宣传格局。
  “防溺水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久久为功的坚持。”央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袁建伟表示,目前,街道已构建起“职责分明、任务清楚、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聚焦重点群体、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将宣传教育、巡查整治、防护措施落细落实,让看得见的巡查脚步、摸得着的救生设备、听得见的安全提醒,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图为央子街道夏季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演示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