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子雯
在潍城区西关街道胜利西社区,居民通过城管服务站反映的乱堆杂物问题,三分钟内即获执法队员响应。这种高效联动正是潍城区深入开展“双百”改革攻坚、打通城市管理“微循环”的缩影。
今年以来,潍城区积极响应全市“双百”改革攻坚行动要求,瞄准城市管理领域难题,牵头区级领导主动领题、积极破题,创新推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融合治理模式,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深度融合。
聚焦更好凝聚攻坚合力,牵头区级领导召集相关责任单位成立专班,率队深入一线摸底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从机制入手,创新构建“1+4+5”联动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纽带,贯通部门、街道、社区、物业四方职能,通过联络协调、议事调解等四项协同机制与社区公示牌、城管服务站等“五个一”工程签订共管责任书,根治多头执法顽疾。依托51个社区城管服务站集成矛盾化解、审批服务等职能,形成全周期管理闭环;以375个街网格为载体搭建“全域覆盖、分级负责”治理网络,配强“城管专员-管区书记-社区书记”三级队伍,实现85%一线执法力量直达社区。南关街道火车站社区实践印证改革效能:针对居民集中反映的“家门口脏乱差”问题,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开展深度整治。覆盖8000余家商户的“门前五包”星级管理与12次全区联合执法,标志治理模式从“九龙治水”向“一网统管”的实质性跨越。
为让服务更精准、更便捷,潍城区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着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服务大厅,执法人员化身“城市小管家”常驻,线上建立问题群,点对点精准服务,公布24小时问题受理电话,每周深入社区巡查,现场排查处理苗头问题,复杂事项迅速上报。社区建立定期协商机制,每周召开由部门、街道、物业、居民参与的“圆桌会议”,合力破解难题。今年以来,已高效收集社情民意1200余条,预警信访信息100余条,排查安全隐患800余件。
“跑腿少”是居民最直接的体验。社区创新设立整合水、电、气、暖、信等业务的“公用事业共享营业厅”,配备自助终端和人工窗口,实现查询、缴费、报装、报修等业务“一厅通办”。社区大数据平台还设置了“微型服务站”和“临时营业厅”板块,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办理供暖检查、燃气开通等业务,今年已累计上门办理燃气开通1184家,免费检修供暖设施350余次。更便捷的是创新推出了“码上办”服务模式,依托“城市管理进社区”微信小程序,燃气报修、政策咨询、广告勘验等11项高频服务“一键预约”,上门服务。同时,将39处便民“三小修”服务点也纳入“潍坊智慧城管”小程序电子地图,方便居民快速查找,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城市管理共治共享的根系在社区土壤中纵深蔓延。清河湾小区张阿姨说:“过去流动摊贩像‘游击队’,现在能在小区规定区卖自家蔬菜,社会治理越来越有温度了。”这声赞叹正是“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的鲜活注脚。今年以来,该区受理办结平台案件投诉1.9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100%,治理共同体的年轮在群众评判中坚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