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希明 徐兵兵
通讯员 曹潇予 赵艺帆
金秋时节,走进寿光市营里镇,仿佛走进大工地和“练兵场”,从国电投吉电(潍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到品牌果蔬试验示范基地项目,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粮食仓储烘干项目到延伸循环经济链条的馨海融雪剂项目,从改善镇区形象、提升群众居住品位的盈韵学府佳苑项目到补齐新能源汽车产业短板的供电所升级改造项目……一个个项目互为犄角,交织出一幅千帆竞发、气势如虹的画卷。画卷背后,是营里镇抓项目引进、抓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三重奏”,并以此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镇”兴路上奏响奋进强音,激发项目建设新动能。
项目落地不断档
营里镇东北部那广阔的盐碱地,是营里人把资源优势转为发展胜势的高地,特别是国电投吉电(潍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大唐500MW基地光伏项目等大项目的落地,为镇域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从一期工程到现在的四期,我们的项目压茬推进,日新月异,与营里共同见证了新能源产品的迭代升级。”国电投吉电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经理刘栋接受采访时感慨万分,据他介绍,风光储多能互补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3.3万亩,建设包括光伏厂区、风电厂区、配套升压站、储能电站等在内的一批基础设施。
从最早的盐光互补、渔光互补到今天的风光储多能互补项目,营里镇让盐碱生金,亩均效益大幅攀升的探索不止于此,今年以来,他们引进大唐500MW基地光伏项目,同样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前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既要顶天立地的“高峰”,又要铺天盖地的“群山”。营里镇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动员本地企业延链强链和引进外来资本创业,今年新建或续建了一大批中小项目。品牌果蔬试验示范基地推进到二期工程,山东志同道合肥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寿光慧众金谷饲料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等接近尾声,耕农人项目、馨海融雪剂项目等新项目破土动工……
作风建设有良方
一条近千米的村路,入夏即展开硬化工程,从施工者到包靠的各级干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力攻坚、压茬推进,赶在夏末竣工通车,为村民出行和品牌果蔬试验示范基地正常运营夯实了基础。这是南王家庄子村老百姓口中的作风故事。
“无论是寿光市住建局‘第一书记’还是镇上的干部,都把我们村当成自己家,进村第一天起就走村入户调研,遍访群众,就民生工程征求意见建议,并为我们争取来了资金和政策。”南王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明金告诉记者,工程开始后,干部们靠在现场,和他们一起抓进度、抓质量、解难题,为工程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干事创业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特别是青年干部。今年以来,营里镇为青年人组主场、搭舞台,鼓励他们到项目一线磨砺。这个镇定期以“青年主讲+导师领航+现场调度”的形式举办项目建设推进会,青年干部和导师聚焦一线,“行走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来自不同部门的青年干部现场分享攻坚一线的青春思考与实干感悟,每位青年干部都受益匪浅。
在营里镇,干部的优良作风成为推动项目加速跑的重要变量,为保障粮食仓储烘干项目尽快开工,镇工作专班成员冒着高温酷暑走村入户,与有关村民或商户协商搬迁事宜;在营里镇和寿光市农控集团携手推进下,品牌果蔬试验示范基地二期工程部分大棚已完成基本配套,具备了定植条件……
“凤”栖营里佳话多
营里人靠什么营造了“近者悦、远者来”的生动景象?随着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记者心中有了答案,那就是营里人的热情包容以及营里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
山东志同道合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袁春艳透露了一桩暖心事,据她介绍,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颗粒水溶肥,是行业领军企业,年初企业计划上二期工程,扩大产能。营里镇党委政府得知后全力支持,确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安排专人协助办理各种事宜,确保项目最短时间内获批建设。
焊花飞溅,机械轰鸣,位于老道口镇区的馨海融雪剂项目正在建设钢结构厂房,项目负责人贾三军对“营里温度”亦印象深刻:“头一次到营里创业,原本担心人生地疏,结果发现干部们太热情了,连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他们都帮着找环卫车辆清理。”
“今年营里镇无论本地企业的增资扩产项目还是外来资本的新生项目,数量都不少,体现了营里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和美誉度。”营里镇党委书记金圣凯表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贵在无事不扰、支持企业就要有求必应’理念,聚焦企业发展所需、发展所困,持续完善机制措施,做实服务保障,以高能级营商环境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