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龙 张坤 孙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潍坊是农业大市、畜牧业大市、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潍坊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紧紧抓住全国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时机和机遇,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做强现代畜牧业,推动传统畜牧业脱胎换骨、破茧蝶变,全市奶牛、肉牛产业呈现出“牛劲十足”的发展势头,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建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蓄了潍坊力量。
发扬“拓荒牛”精神 勇于创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我市认真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创新驱动牛产业发展,全力建设畜牧业强市。
一是注重模式创新,联农带农促进集体增收。探索创新“寄母还犊”养殖模式。打造“链主企业+农担+镇街+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小区+养殖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链主企业将配种好的母牛交由合作社或肉牛养殖场(户)饲养,按照协议价格回收牛犊,母牛生产三胎后按照原价回收。农户饲养1头牛每年可获得净收益4000-5000元,目前已通过该模式放牛1万头。昌邑市北孟镇富荣专业养殖合作社养殖放养怀孕母牛500头,现已产犊241头,增收100余万元。探索农牧循环模式。昌邑市青阜农业公社地处莱州湾南岸,土地盐碱贫瘠,通过把1.2万亩小麦秸秆、1.5万亩玉米、2.8万亩苜蓿等加工成饲料供应万头奶(肉)牛养殖基地,基地产生的畜粪经有机肥厂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料,反哺农田、改良土壤,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新格局。
二是注重科技创新,提高肉牛种源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计划3年内从南美选育引进10万头安格斯基础母牛群,再筛选核心群3000头,构建国家级安格斯肉牛核心育种场。聘请中国农业大学肉牛产业首席专家曹兵海、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等多名专家学者组建高素质专业化肉牛研发团队,成立山东省第一家“安格斯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并申报国家级安格斯肉牛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国内最大的安格斯碱地黑牛育繁推一体化平台,成功降生国内首例碱地黑牛南美冠军胚胎牛,完成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基因的克隆测序及表达分析,获得促进安格斯肉牛脂肪酸合成基因序列,走在国际前列。引进肉牛电子耳标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肉牛全产业链数字监管平台,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
三是注重金融创新,为产业注活水添动能。我市积极与山东省农担公司及银行金融部门对接,制定发布《潍坊市畜禽活体融资登记管理指引》,创新性开展畜禽活体抵押贷款融资,颁发了全国首张《禽畜活体所有权他项权证》,填补了国内活体抵押融资规范场景中权利凭证的空白。凭借这个证书,养殖户付大鹏用23头安格斯肉牛活体抵押,从银行贷出了69万元,真正实现了“肉牛变金牛”。农政银担联合发力,打破了“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的传统观念。
发扬“老黄牛”精神 坚持真抓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市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坚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为项目投产达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专班推进。专门成立推进奶业发展与肉牛产业推进专班,将全市肉牛、奶牛项目纳入专班推进,实行“日报告、周通报、月调度”机制,适时召开专班推进会议,解决瓶颈问题、卡点问题。将奶牛园区建设和肉牛强镇建设作为发展重点,主动靠前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零干扰”“无障碍”,确保建设过程中每个项目有人负责,每个环节有人协调,每个难题有人解决,做到不见实效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
二是坚持一线推进。市专班坚持“一线工作法”,为落实项目选址,先后组织现场勘验土地270多次,最终确定5个县市区的牧场设施用地8265亩;为快速满足建设条件,投入3700万元,对地势低洼地段填土垫平,动用土方270.5万立方米,规划迁移影响施工的高压线杆37根,拆除搬迁生物安全距离内的养殖场(户)59个。市领导就签约和开工事宜带队赴呼和浩特市主动对接洽谈6次。仅签约9个月,便完成了5个万头奶牛牧场的布局,不到1年4个月,全部开工,比协议时间提早一年,“潍坊速度”得到了伊利集团的称赞。
三是坚持统筹推进。建立市县镇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市级层面抓统筹,县级层面抓协调,镇级层面抓落实,各部门协同联动,纵深推动产业发展。为保障昌邑市北孟镇高标准肉牛养殖基地项目落地,专班围绕项目土地、防疫、规划等要素,安排专人服务,提供专业化指导。潍坊海关开通疫情期间重要物资通关“绿色通道”,最大程度地减少活牛滞港时间。7月4日,200头来自乌拉圭的安格斯黑牛带犊母牛,顺利在昌邑富荣养殖专业合作社(昌昊养殖场)“安家落户”。
发扬“孺子牛”精神 俯身服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我市竭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形成了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一是政策支撑,抢占产业发展高地。2020年12月1日,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实施市级奶业扶持。在全省畜牧生产领域,率先创新实行“飞地税收”政策,对伊利新上乳制品加工项目10年内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部奖补给提供奶源的县市区。2022年3月3日,出台了《关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基础母牛扩群增量。各项政策展现了我市下大力气推动牛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为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优越环境。
二是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助力胜伟集团成为拥有完整的肉牛全产业链和完善的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的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在新疆、宁夏、河南、吉林、东营、潍坊布局建设了“盐碱地+肉牛”产业园,利用盐碱地面积超过10万亩,引进优质基础母牛2万头。搭建企业+业内专家+畜牧站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寿光张建林合作社母牛难产,通过平台紧急求助,驻点技术员半小时内到场诊治,资深兽医师两个半小时内到场会诊并成功接产,真正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三是保障到位,全面赋能产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依托山东省唯一的国办畜牧兽医类普通高等学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通过委托培养或校企建立“二级学院”等方式,每年可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100余人。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家畜繁育改良体系,为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配备驻厂官方兽医。
(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