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07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08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09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12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13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14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16版:踔厉奋发踏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

兴教育才 砥砺深耕

——峡山区华丽蝶变奋力打造“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2022年12月3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锻造教育铁军:高目标、高动能、高标准、高风格。
  突出德育实效:知行合一,立德树人。
  提升智育水平:素养导向,轻负高质。
  强化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培根铸魂。
  增强美育熏陶:以美育美,各美其美。
  加强劳动教育:出力流汗,创新创造。
  村村通校车:安全舒适 方便快捷
  校校有餐厅:为营养而吃 为素养而吃
  厕厕美容间:“茅坑”变“美容间”
  人人能午睡:“趴桌睡”变“有床睡”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刘晶晶 罗玉欣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峡山区围绕百姓子女上学“不放心、不方便”的问题,以“优化教育生态,构建生态教育”为基本理念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推进教育生态变革、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打造全环境育人体系等为着力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以改革引领教育蝶变,以优质均衡擘画教育新篇,打造出了“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坚持“生态育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生流失率由去年的82%降至现在5%以下,中考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被认定为潍坊市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实验区;13所中小学校全部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绿色学校,岞山街道、郑公街道被评为潍坊市幼儿教育先进镇街……
  基于历史原因,峡山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民强公弱。如何破解这些教育难题,去年以来,峡山区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补短板、强弱项,以“打造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发展目标,沿着“规范办学、尊重规律,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工作路径,让每一所学校拥有“未来的视野、个性的需求、生命的关照、社会的责任”;让每一位教师有情怀,有智慧,有责任,有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富有科学精神,会学习,会生活,有担当,能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峡山模式。
  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峡山区坚持“整合+盘活”的原则,从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全方位强文化,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全过程强课程,从行政、民主、赋能全领域强管理。先后撤并“散小低乱弱”学校19所、幼儿园8所,完成3所街道初中寄宿制改革。打破区街分隔,整合5所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六年级到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优化小学与初中课程衔接,推动小学、初中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在主城区创办高品质公办“凤凰学校”,解决主城区学生无公办学位难题。同时,搭建五育融合整体育人模型,以“整体的课程培养整体的人”为逻辑原点,以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整体目标,构建“大概念”引领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改善教育民生,提高生活品质。建设9所学校餐厅,让峡山孩子花最少的钱吃最好的食材,由吃饱向吃好、吃出健康、吃出优雅转变;改造学校美容间11所,厕所由茅坑向卫生间、洗手间、美容间转变;推动人人能午睡,午睡由“趴桌睡”向“有床睡”转变;84辆校车常态运行,幼儿园服务半径车程不超过5分钟,义务教育阶段服务半径车程不超过30分钟,初步解决了上学“不方便”的问题。去年以来,峡山区在实现“校车革命”引领驱动下,持续投资1600余万元,大力推动“食堂革命”“厕所革命”“午休革命”,“村村通校车、校校有餐厅、人人能午睡、厕厕美容间、全域高质量”的生态教育局面初步形成,进一步提升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实现减员增效,调整优化了全区4个街道教育办,科学设置学校领导干部职数。”峡山区侯忠彦介绍说,同时,调整管理结构,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后勤发展中心、行政发展中心,实现扁平化管理,分权赋能,干部职数由234名减为118名,有力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质均衡回应百姓对教育的期待,不断开创现代化教育建设发展新局面。

坚持人才赋能 促教育发展提质增效
  日前,记者翻开潍坊峡山凤凰学校栾银萍老师的备课本看到,所有单元的知识重点他都做了不同颜色的标注,图文并茂的教案,看起来非常生动。“现在是居家上网课时间,需要在网上和学生沟通,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将教材上面的内容、知识点‘吃透’,这样才能更好更快速的传达给学生们。”栾银萍老师告诉记者。
  一所学校,硬件是骨骼,文化是血肉,教师是灵魂。围绕锻造教师队伍,峡山区大力实施干部教师领航工程,联合市教科院举办教育干部业务能力提升暑期训练营,72名干部参与培训。强化以赛促建、以展促优,持续提升学校干部教师治理能力和素养,全力打造教育机制改革领军人才队伍。实施骨干教师领头雁工程,承办潍坊市义务教育强课提质暨新课标学习现场研讨会,提供优秀示范课4节,组织骨干教师开展“送教助研”活动21场,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经过不懈努力,峡山区2人获得国家级奖励,23人获得省级奖励,268人获得市级奖励,1人被认定为齐鲁名校长,潍坊实验中学的“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省政府成果二等奖。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和蓬勃动力,更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石。为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素质全面的教学岗位能手,峡山区启动了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为契机,为青年教师以干代训搭台赋能,引领全区2434名教师,参与人工智能助推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着力塑造一支家长满意、学生尊敬、社会羡慕的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为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管理、业务精湛的教育团队,峡山区还实施“干部、班主任、教师”三大成长工程,投入150余万,培训360余学时,打造高目标、高标准、高动能、高风格的峡山教育铁军,强势推动峡山教育变革,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
  “我们还制定‘干部、教辅人员、任课教师’分类考核制度、‘县管校聘’制度,营造公平正义、清正清爽的干部选拔聘用和教师成长文化。”峡山区刘翠翠告诉记者,同时实施教师幸福提升工程,保障乡村教师生活,并实施行政型管理、民主型管理、赋能型管理,多主体共治,分权赋能,实现教师和学校共发展,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有盼头”。

坚持画好同心圆打造全环境育人体系
  画好同心圆,润泽成长路。峡山区致力于将每所学校打造成“百姓子女自由生长的开心校园、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有识之士智慧共享的文化乐园、城乡师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打造全域全环境育人体系,助力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
  “我们研究制定了《峡山区乡村教育振兴实施方案》,各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围绕学生终身发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明确育人目标,确定办学理念,凝练学校文化,制定办学标准,以规划定目标,以目标促改革,以改革创品牌。”峡山区陈述良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个街道正在不断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盘活文化资源,像王家庄街道挖掘朱熹文化,太保庄街道挖掘峡山水库文化,岞山街道挖掘潍水文化,郑公街道挖掘郑玄文化,继往开来,培根铸魂,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实现“一区域一品牌”的办学格局。
  在此基础上,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该区制定了《峡山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模型及评价细则》,研发了“好学校”模型、学校文化建设模型、“五育融合”整体育人实践模型、现代学校治理模型,持续推动乡村教育内涵发展。
  据介绍,为全面带动乡村教育整体和谐发展,该区成立了乡村教育振兴项目专班,确立了“艺术馆学校、科技馆学校、博物馆学校”三馆学校建设项目、课程建设项目、五育融合整体育人项目、现代学校治理项目、学业质量检测项目、教师考核评价项目6个项目。同时,成立6个项目组,以推树典型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并通过目标强力引领,标准具体清晰,达标及时有效“三标管理”,保障项目运行实现闭环,实行政部门与科研部门、乡村与城区、学校与区域协同推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此,峡山区成立区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建立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家长学校共31个,凝聚峡山区家庭教育专家教师和社会人士,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家庭教育中心教研组、社区教育协调员队伍、家长讲师团、好家长志愿者队伍五支队伍,形成教育合力。
  与此同时,峡山区还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建立全环境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幸福家庭,以“崇德、启智、强体、尚美、善劳”为标准,建设担当型家庭、学习型家庭、运动型家庭、美感型家庭、劳动型家庭;构建阳光网络,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绿色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专业家庭指导,共建和谐网络空间;建设文明社区,以社区为依托,强化与社区的合作,构建“社区人员入学校”“学校师生入社区”以及“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三种协同育人机制。同时,建立课程资源库,搭建教育资源服务云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探索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新样态。目前,已创新实施家长学校课程20余次,实施社区教育课程31次。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展望未来,峡山区全体教育工作者将继续秉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初心,用思考发掘,让实干发力,用创新发展,让成果落地,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峡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