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潍坊今年要这么干——

让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成为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2023年05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日前,我市印发实施《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从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强化环境风险管控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更高环保标准推动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环境空气质量进位争先
  让潍坊天更蓝

  我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PM2.5)浓度、重污染天数比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环境空气质量力争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继续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对减排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性强的改造项目,重点予以资金支持,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
  实施VOCs全过程污染防治。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为重点,针对10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排查整治。加快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组织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水喷淋等简易低效治理设施且无法稳定达标的企业开展提标改造。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整治,对走航监测超标企业,从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方面开展深入排查整治;推动企业持续、规范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年底前建成全市统一的LDAR信息管理平台。
  强化工业源NOx深度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底前完成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低效脱硫脱硝设施排查整治。对人工投加脱硫脱硝剂的简易设施实施自动化改造,取缔直接向烟道内喷洒脱硫脱硝剂等敷衍式治理工艺。
  推动移动源污染管控。实施柴油货车排放常态化执法检查;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国二及以上在用燃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时定位监控装置联网数量达到已编码登记数量的50%。年销售汽油3000吨及以上的加油站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及联网数量达到100%。
  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完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加强预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预报准确率。根据上级统一要求,优化调整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标准。
  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成潍坊生态基底

  我市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力争全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85.7%;省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不低于70%;市控及以上断面基本消除Ⅴ类水体。县级及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达到相关要求。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达到53.7%以上。
  加强河道精细化管理。合理调配水库、闸坝等,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保障河湖生态流量;严格河湖水生植物管理;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内生活垃圾、农业生产生活废物等清理整治;汛前继续开展“清河”行动,重点向中小河湖延伸;组织重点河湖、污水处理厂出口建设功能性人工湿地、河湖缓冲带建设等生态修复项目。
  强化排水水质整治管控。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核查和整治成效评估。继续实施重点企业雨水自动在线监控管控,防止雨污混排,借雨偷排。鼓励日处理能力3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进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市级平台联网。
  深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查整治,确保问题不反弹。实施峡山水库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县级及以上地表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要入库河流安装水源地生物毒性预警系统,提升重要水源地监控能力建设。
  深入打好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海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坚持“陆海统筹”,继续“一河一策”开展入海河流总氮削减。巩固入海排污口整治成效,持续开展整治成效“回头看”;开展“净滩2023”,减少海滩垃圾对近岸海域水质影响。探索性开展重点河流通量监测。推进海水水产养殖尾水水质提升,摸清海水养殖底数,采取综合性尾水治理措施,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打好净土保卫战
  让地绿土净厚植美丽潍坊

  我市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力争全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累计完成比例不少于50%,完成省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持续抓好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监督管理,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通过专家帮扶、市县联合检查等方式,提升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质量,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严格落实法定义务。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今年完成新增1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含73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各县市区对已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已完成环境整治的行政村、已完成整治的农村黑臭水体、已建在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逐一明确具体责任人,落实常态化巡查管护措施,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效。深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秸秆焚烧问题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对部分特征指标超标的化工园区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详细调查。
  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我市持续强化环境风险管控,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系统,推进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监管;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抽查合格率达到省级要求;开展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筑牢环境安全底线,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扎实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加强对危废经营单位环境隐患的排查整治。聚焦农药、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深入推进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完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信息化监管系统,推进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信息化申报,实时掌握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数据,对重点监管企业逐步推行视频监控和智能称重。
  强化对一般固体废物的管理。重点检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利用情况,完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对污泥的监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物减排;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依法落实排污许可,有效管控重金属污染。
  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聚焦医疗废物处置、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核技术利用单位、废弃危险化学品、饮用水水源地等领域,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完善环境防控体系建设。全市9家化工园区建设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完善企业厂界、园区边界、周边水体三级防控措施。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今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我市绿色高质量发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潍坊山川大地更加秀美,让良好生态造福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