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行知中学:践行立德树人初心 释放思政育人动能

(2023年05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 莹
      通讯员 刘永杰

  如何才能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近年来,潍坊行知中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构建起以“课堂精准渗透”+“思政德育活动”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教与乐学相结合的思政立体课堂,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生命底色。
  以研促教,打造高品质思政课堂
  该校党总支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学校党总支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思政课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着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要从顶层设计上搞清楚、弄明白,进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切实提升‘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实效性。”今年年初,潍坊行知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玉祥在党总支会议上对上好“大思政课”提出了具体要求。
  3月21日,行知中学的老师们在学校礼堂开展了一场“大思政课”教研交流活动,行知中学刘炜老师以“研发思政课程,发挥育人功能”为主题,介绍了该校思政课程开发体系。据了解,该校通过设置国家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素养课程、拓展类校本课程、研究类校本课程等深耕思政课堂,夯实思政教育主阵地。在上好理论性思政课程之外,依托思政类特色社团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
  党建引领,打造红色思政实践课堂
  4月25日,行知中学一堂别具特色的音乐欣赏课上,音乐老师牟航鹰带领学生们欣赏《小小少年》歌曲时,从歌曲主人公海因切勇敢迎接生活挑战的故事着手,引导学生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少年。
  “把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内容,转化为具有直观审美的内容,使思政教育内容‘活’起来。”行知中学副校长崔玉程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课堂的活动性、体验性、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接受思想文化浸润的同时,也塑造坚毅的人格品性。”
  在行知中学,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讲,还与“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切实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
  近日,行知中学高一学部12班的课堂变身“模拟法庭”,学生变成“公诉人”“辩护人”“检察官”,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论。这种教学形式,将法律知识以一种趣味性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有效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此外,该校扎根思政课堂,用故事点亮课堂,如讲悬崖村的故事、中国高铁的故事、杜富国的故事……每节课上将一个个故事贯穿其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新时代的鲜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思政课大课堂”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队伍建设,打造思政课堂“梦之队”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素质,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抓好思政理论课堂,还要提升思政老师实践课堂能力和水平。
  多年来,行知中学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中实施了学科骨干支持计划和年度教学项目支持计划,大力支持教师教研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新老教师结对子,为每名思政课青年教师安排老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实现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以重大教学项目为平台,组建和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促进教师在团队中成长。
  此外,该校还建立了多样态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工作坊等教研机制,通过多形式教学研讨促进教学能力提升;组织主题微课录制,在系列微课制作中促进教师教学成长,策划和推进录制建党百年思政主题微课26讲,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名师效应日益凸显。
  校园文化,打造思政立体课堂
  校园文化不仅是推进思政课建设的课外延伸,更是体现校园文明的重要载体。在行知中学,课堂上的理论传授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互联互通,营造一体化的沉浸式思政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强化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效果。
  深挖校园文化主题教育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主题教育课程计划,持续推进“活动思政”。创新打造主题升旗仪式班级展示活动,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时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社会时事、校园生活等教育资源,采取“周周有主题、周周有展示,一周一班、各班各异”的方式,融合演讲、朗诵、舞蹈、歌曲、手势舞、情景剧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进行多元融合主题教育班级展示。
  近期,该校通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最美少年”等主题教育展示活动,既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又有力地推进了“大思政课”落地落实。
  在开展“活动思政”的同时,行知中学还将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思政文化体现校园文明,推进“文化思政”建设。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打造“思政味”十足的场所载体,将日常教学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互联互通,营造一体化的沉浸式思政环境,让校园处处有教育、处处有文化、处处有文明,让思政文化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