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通讯员 吕凯丽)为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教育惠民服务质效,增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昌邑市饮马镇以“作风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出实招、办实事,多举措延伸惠民服务半径,打造更具“温度”和“精度”的个性化教育惠民服务,努力做好教育工作。
深化家校共育,续写同心华章。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翅飞翔。饮马镇积极构建“网格化+导师制”管理模式,建立“三级包靠”制度,充分运用三级网格及教师资源,将惠民服务贯穿至学生乃至家庭的方方面面。积极开展“校长访万家”活动,推行“两访一公开”制度,积极采纳家长对学校的可行性建议。举行“最美书房”“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引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读书环境,保障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优化课后服务,浸润舒心校园。 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是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饮马镇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为目标,以课后服务为依托,积极创建“一校一特色”的品牌学校,引领各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源。开设象棋、地功拳、水地书法、编织、剪纸、足球等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实现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改变“千校一面”现状。在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困难、破解学生课后监管难题的同时,发现孩子兴趣点,发展孩子特长,努力让更多学生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张扬个性、发挥才能,真正落实“固本强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强化教育保障,擦亮匠心底色。一直以来,饮马镇把强化教育保障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举措,让农村学生学得好、用得好、留得住,为乡村教育振兴增添后劲。2022年9月,饮马学校新综合楼落成启用,乒乓球室、综合实践室、心理咨询室、书法教室、美术教室、象棋活动室、剪纸工作室等功能用房进一步提档升级,为优质均衡发展筑牢根基。为进一步打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饮马学校还在教学楼外墙添加了手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好老师、“五育”并举、雷锋画像等版面;在甬路两侧竖立“细节决定成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等宣传标语;食堂两旁分别架起葫芦长廊与凌霄花长廊,开辟“行知”劳动教育基地,并张贴“向英模人物致敬”版面,进一步营造劳动氛围;利用办公楼走廊和楼道等空间,打造融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廉洁文化长廊,既美化了办公环境又涵养清风正气,营造了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良好浓郁文化氛围。
夯实安全根基,办好放心教育。饮马镇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网格+清单+信息”三化管理,夯实责任,排查隐患,联防联控,积极开展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防“校园霸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坚持“命”字在心,“严”字当头,“实”字落地,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强化于行。今年4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建的“安全体验教室”在饮马镇着手施工,该教室将设有红绿灯安全体验,119、120模拟报警体验,逃生技能体验等多种体验设施,以智能化、沉浸式场景为学生科普安全教育知识,让学生们更直观、更主动地接受安全教育,做好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