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3年10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娟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基。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推动文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有助于推进城市产业加快转型,提升城市的认知度和竞争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 科学规划 统筹部署推进城市文化发展 ◆————
  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之计,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部署。一是要加强整体性规划。要提前谋划布局,将文化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将本地各类文化资源和特色发展优势相结合,不断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深入挖掘、梳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将地方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二是要坚持“一体化”推进。坚持把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提炼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历史文化和文物的保护传承等相关建设一体化规划、统筹协调推进。
————◆ 立足群众需求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的需要。一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首先要找准群众的文化需求,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其次要做好文化进基层的工作。通过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文化空间,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二是要创新文化惠民的形式,增强文化惠民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深入实施社区综合文化站工程;另一方面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通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深度挖掘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文化IP ◆————
  每座城市都有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这些独特形象和特色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印象化、符号化,就形成了城市文化IP。一是深度挖掘城市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首先,要对城市历史上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点进行追溯挖掘,找到城市文化和特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时尚化和形象化的创造,打造出特征鲜明的城市IP。其次,对城市IP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打造城市IP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大工程,不仅需要城市IP形象的设计,也需要城市发展战略、政策体系和产业配套等多个方面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二是创新文化IP,推动城市文化IP产业发展。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迎合消费者对文化市场的需求,开发人物IP、影视IP等特色产品,带动城市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城市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拓展城市产业链。要提前规划布局衍生市场,拓展影视、游戏和文创等下游产业,加速文化产品的内生增长,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扩展文化产业链 ◆————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是要解决文化和旅游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要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和传播文化。一是要恢复重点发展特色文旅产业。不同的城市要展现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文化,抓住城市文化特色,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实现城市的差别化发展。二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同旅游产业整合与重塑。一方面,文旅企业要将更多的文化要素融入旅游产品、服务、旅游商品等环节,展现独特城市文化特色,提升文旅主体的“体验感”;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在促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注重开发旅游消费的文化承载作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三是要关注城市新型消费文化。文化可以赋予产品更多的内涵和价值,拓展消费的广度和深度。当前,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人们新的物质和精神诉求,也催生了形式多样的消费新业态。例如旅居文化、休闲文化的兴起,催生了与此相关的旅游休闲服务、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同时推动产业和消费的升级,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诸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