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全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是我党在新征程上,对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锻造“唯实惟先”干部队伍,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重要指示要求的务实举措。
“唯实”,意味着思想层面忠诚老实,实践层面求真务实。“惟先”,意味着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争先创优。站在新征程,面对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如何锻造“唯实惟先”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值得探讨。
一、突出政治标准,选准干部。锻造“唯实惟先”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伯乐相马之慧眼选准干部是关键。一是突出政治忠诚。把政治忠诚放在选准干部的第一位,选准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二是突出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选准干部的基础,把政治定力作为选准干部的重中之重,选准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自觉抵制和排除各种干扰、困惑的干部。三是突出政治担当。政治担当体现在干部的工作实践和日常言行上。选准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在矛盾危机面前能够挺身而出、敢于迎难而上的干部。
二、突出政治能力,锻造干部。真抓实干是政治能力的突出表现。干部真抓实干就要突出“快”“争”“先”“实”的意识。一是强化“快”的意识。任何事情确定了就要快干,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打足“提前量”,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事项已完成马上反馈。二是树立“争”的理念。对标先进,敢于向高处攀、和强者比、与能者赛,树立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理念。三是突出“先”的追求。凡事不干则已,干就要争先。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追求。四是永葆“实”的作风。倡导实在、实干、实力、实绩的工作导向,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层层传导压力,聚集工作合力。
三、突出政治培育,培养干部。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性修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程,让广大干部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二是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各级干部之中,详细了解干部急需哪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中心工作认真分析干部最需要学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编制主体班次、自主选学培训课程,增强教育培训的科学性。三是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办“唯实惟先干部大讲堂”“局长讲坛”等,寓干部教育培训于工作之中,提高教育培训的灵活性。
四、突出政治考核,用好干部。用人导向决定着干事导向,正确的用人导向可以有效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注重工作一线锤炼干部。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将有发展潜力的干部选派到情况复杂、困难较大的地方去,在实践中提升其处理复杂问题和开拓创新的本领。二是用科学的方法考核干部。打破考核“一刀切”的传统模式,根据干部工作的具体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同类同考,打破平衡、展开竞争,重在发展、考以致用”的原则,以“不论资格论贡献、不论基础论发展、不吃老本立新功、不甘平庸创大业”为核心,建立科学的工作考核机制。让“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部有舞台,让“拉着不走赶着不动”的干部没市场,倡树实干担当精气神。三是凭真实的业绩选用干部。积极转变选人用人理念,打破年龄、身份、资历界限,最大可能地将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勇于开拓创新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五、突出政治监督,关爱干部。好干部不仅是严格监督约束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激励起来的。既要用监管加压,也要用信任加力,把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到攻坚克难、干事创业上来。一是严抓干部队伍管理。严格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相关违纪人员,建立警示教育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生态。二是为干部减负赋能。推行基层事务准入制度,让干部有更多时间走街串巷,解决实际问题。引入数字化智慧手段,规避过度“痕迹管理”,为干事创业松绑。三是营造容错纠错环境。清理规范“一票否决”事项,把干部的成绩和问题区分开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四是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在做好“八小时”管理的同时,注重“八小时之外”关爱,探索建立健康体检、干部“家访”等制度,主动对长期承担高压任务的干部进行心理疏导,让干部以健康状态、良好心态,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作者单位:寒亭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