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年10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立勇

  近年来,潍坊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踔厉奋发、创新实干,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谱写潍坊乡村振兴新篇章。作为农业农村发展“优等生”的潍坊,成就的取得,既靠党委、政府的各种政策举措,也靠农村基层干部脚踏实地的落实。村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身份特殊、作用极大。村级干部队伍有战斗力,乡村必会振兴;村级干部队伍凝聚力不强,积极性不高,就会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因此,潍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必须高度重视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思想上高度重视。基层干部没有编制,任务重、难度大。各级党委要真正像重视经济建设那样重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像研究经济发展那样研究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常年坚持,抓住不放。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逐级负责,落实责任,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尽快组织实施。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各级党委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深挖潜力,在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探索新路,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别是用开放眼光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有思路、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优化班子队伍结构。对村级干部队伍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危机感,采取过硬措施,培养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工作,切实改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在党员发展上,实行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限定发展党员年龄、学历等结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日常工作中,重点培养35岁以下年轻干部,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
  强化管理监督。要把对农村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明确村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完善任务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对连续考核成绩好的,要择优提拔录用,给他们以“盼头”。全面严格推行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制度,把评议结果作为使用和奖惩干部的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农村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以及本人职位和工作实绩等多种因素确定农村干部工资待遇,用好用活基本工资与奖励工资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总之,身在最基层的村级干部队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必须要让他们在政治上有想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劲头。这既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村级干部队伍中来。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