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路畅民安的“平安密码”

(2023年12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张益阁 张韶华

  志愿者精神,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温度。在潍坊,志愿者如万千“星光”守护着这座“志愿之城”的文明与平安。
  作为潍坊市公安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抹亮色,近年来,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红蓝守护”行动,已成为实现路畅民安的“平安密码”。
  在“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上街头,记录这些“红蓝守护”标兵的志愿服务故事。
  12月4日中午11时20分,赶在昌邑市卜庄镇夏店学校放学之前,卜庄镇综治办主任贾绍华就已站在了夏店社区下小路与文化街路口。贾绍华是一名“红蓝守护”标兵,在路口中央,他用口中的哨声与标准的交警手势引导过往村民安全有序通行。
  2021年,贾绍华怀揣着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腔热忱主动加入“红蓝守护”行动。“下小路与文化街路口没有信号灯,有他在,过路口我们更安心。”在夏店社区,贾绍华就是村民心里的信号灯。
  距离夏店社区三公里外的卜庄镇广刘村同样紧邻省道,如何让村民自觉佩戴头盔,行至路口时驻足慢行,成为公安交警部门亟待解决的难点。“红蓝守护”行动启动之后,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聚力突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瓶颈”,陆续在村庄建起“红蓝守护服务站”。今年78岁的张德平是广刘村村民,2022年1月成为“红蓝守护”标兵后,村口的“红蓝守护服务站”便成了他第二个家。“天冷路滑,万一发生事故,头盔就是咱们的‘第二条命’。”从清晨到日暮,这位古稀老人日日在村口用情用理用法,为村民出行做好“平安前哨”。
  除了退休后要“全职”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贾绍华、年近八旬仍在村口劝导村民出行安全的张德平,在“红蓝守护”标兵队伍里,还有将民俗作品与交通安全相融合、改编创作《马大保喝醉了酒》的张德利,毕业后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将交通安全绘于墙上的“爱心马良”孙东晓,山东宏大生姜市场里免费为无牌无证大龄姜农运送生姜的42名专职驾驶员……这些,都是“红蓝守护”标兵的典型代表,更是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红蓝守护”行动的缩影。
  “自‘红蓝守护’行动开展以来,昌邑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已陆续发动6000余名志愿者加入‘红蓝守护’标兵队伍,有力推动了昌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昌邑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刘正华告诉记者,两年来,昌邑市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伤人和亡人交通事故数均实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