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颜值”“内涵”齐进阶 群众生活更美好

——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做好城市“大物业”当好市民“服务员”

(2023年12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董海洋

  今年以来,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城市更新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立足做好城市“大物业”、当好市民“服务员”,在城市治理优化、塑造城市颜值、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城市“颜值”“内涵”齐进阶,品位度、时尚度和承载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精细化管理
为城市增添清新活力

  街道是否整洁,楼体是否美观,绿地是否疏密得当,这些是一座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市容环境秩序是城市的“脸面”,展现着城市形象,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美誉度,同时也最能体现城市的治理水平。
  12月1日,在奎文区胜利东街与新华路交叉口东侧,身穿城管蓝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沿路步行巡查,发现存在市容环境秩序问题,立即记录下来并及时协调解决。今年,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开展城市管理“行走奎文”行动,发现、协调、解决市容环境秩序问题800余件,转办绿化缺失、市政设施破损等问题100余件,协调解决城市防汛等专项重点工作问题70余件。该局还将辖区内新华路、东风东街、胜利东街等14条主次干道“承包”出去,由科级干部担任“路长”分别进行“认领”,对道路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力促进辖区市容环境秩序问题解决。
  今年,该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建立多部门联合调查、现场责任认领、源头自治、依法处罚的污水乱排治理制度,污水乱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采取“错时上岗+机动巡查”“专项治理+联合执法”等方式,持续对辖区重点区域市容环境进行管理,市容类环境问题群众诉求下降30%;联合相关部门清理占用公共空间的“僵尸车”;对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重新或增补划线,在万达商圈道路旁边安装景观护栏,引导市民群众文明有序停放非机动车;按照“清理+规范”工作原则,采取“多杆合一”集约化整治等方式,对辖区道路上2200余个标识牌进行集中整治;因地制宜对32处便民摊点群进行了整体规范、优化提升;对以修车、修鞋、修锁配钥匙为主的64处“小修”便民服务点自然折旧的设施进行了免费更换,让“小蓝棚”焕发新颜……
  市容环境秩序是一项费心费力、见效慢的工作,稍有松懈,“脏乱差”就会回潮反弹。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涛表示,改善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市容环境秩序没有终点,奎文区用城市精细化管理全覆盖,为城市增添清新活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园林环卫提档升级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园林环卫工作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为市民创造美好居住环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胜利东街北海路至文化路路段打造为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街,移栽改造提升老旧绿化植被2.6万平方米,更新美化绿化带1.5公里,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铺设透水彩道、小广场5500余平方米,设置品质花箱26组;安装空调外机罩140个,对45家门头牌匾、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将60余块标识标志牌“多杆合一”,对50余处窨井盖、2000余平方米破损路面和路牙石等“全要素”进行了提升改造,彻底解决了这条城市主干道绿化植被过高过密、藏污纳垢、空间不通透、群众休闲娱乐不方便的问题,城市颜值、品质全面优化提升,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赞扬。
  奎文区今年共新建8处口袋公园,种植各类花卉、乔灌木9万株,铺装草皮2.5万余平方米,铺装彩色透水廊道广场5500余平方米;全域清理树挂、枯树死枝,修剪模纹,补植苗木,铺装草坪,让城市更加精致出彩。
  在道路精细化保洁方面,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引入大型新能源洗扫车8辆、小型新能源高压冲洗车25辆,创新打造道路保洁联合作业“奎文模式”,制定“人工+机械、冲洗+清扫”多场景精细化保洁方案,该区道路深度保洁覆盖率达到98%。
  为提升中心城区道路面貌,该局还开展沿街垃圾箱桶撤除行动,按照“应撤尽撤、能少尽少、先易后难、先主后次、试点先行、全面推开”的工作原则,在胜利东街、东风东街试点开展垃圾桶撤除工作,实施定时定点收集。
  今年,奎文区垃圾分类成果不断巩固扩大。辖区8个街道563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已全部开展,在326个小区安装智能回收机508台,日回收可回收物60余吨;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达到108个,收集站(绿色小屋)、垃圾分类收集亭达到310余处,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公用事业保障有力
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本采暖季,奎文区供热投诉量大幅度下降,市民普遍感觉家里更暖和了,这得益于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时刻将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把准备工作做到了前头。今年,奎文区扎实开展供热“冬病夏治”行动,分别完成50座供暖换热站标准化改造,在4个小区实施供暖项目建设,辖区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8万平方米;对樱南西区等9个小区创新实施楼栋(单元)水力平衡改造,进一步改善供热效果,精准解决了部分居民家里供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奎文区高度重视燃气安全,大力推进经营性餐饮场所“瓶改管”“气改电”工作力度;全力攻坚老旧燃气设施更新,推进管道天然气超期户表及户外立管更换,已完成192个小区6万余块超期表更换,立管更换改造完成9800余户;聚焦不依法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等38个具体问题,在各行业领域开展“起底式、全覆盖”摸底,全面摸清该区燃气隐患和安全底数;组织燃气企业持续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入户宣传,有力提升了辖区居民燃气安全意识。
  为解决辖区内消火栓老旧失效问题,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会同辖区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消火栓维修更新工作,针对存在因人为损坏、锈蚀等原因造成不出水、无法使用等问题的179具消火栓进行全面维护。
  今年,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开门办城管”,主动解决群众诉求,在67个社区设置城市管理服务站,架起主动解决群众诉求“连心桥”,先后组织开展“城管开放日”“品质市政”等活动8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00余条,解决居民供热、用气等问题1000余个,赢得群众一致点赞。该局在深入社区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幸福街、十中街等部分背街小巷没有排污管道,沿街餐饮商户的餐厨垃圾都是直接倒在路边雨水井内,容易污染环境。该局没有采取硬处罚举措,而是联合园林环卫、街道社区征求居民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最终达成由潍坊金信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安排专车定时、定点回收的解决方案,得到各沿街餐饮门店业户和市民的一致好评。
做好城市“大物业”
为建设“更好潍坊”赋能

  城市管理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做好城市“大物业”、当好市民“服务员”,加快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城市服务转变,推动城市颜值品质提档升级,为建设“更好潍坊”赋能加力。
  接下来,奎文区将开展市容秩序综合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城市管理“微治理”和“精细化”,让城市变得更美;开展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让城市运行更安全、市民生活更有获得感;开展精细化道路保洁提升行动,让城市更干净整洁;开展“疏绿透美”绿化提升行动,丰富城市文体设施内涵,提升城市活力,让城市更精致出彩;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质效提升行动,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奎文区市民生活新风尚;开展各类标志牌管理提升行动,有效整合、节约城市各种资源,提高城市形象品位;开展违法建设清查治理提升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逐步消除已有违法建设;开展品质公厕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如厕舒适度,让“花样公厕”“品质公厕”成为奎文区为民服务新品牌。
  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创新打造新工作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入探索城市管理“大物业”服务机制,通过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将67个社区服务站增容扩面,将园林环卫服务及供暖、供气、供水等市政公用事业保障项目纳入进社区服务内容。及时掌握、解决民生所需,努力探索城市管理服务“大物业”奎文模式;探索“门前五包”出实效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共治共享”原则,持续开展“门前五包”示范街创建行动,力争明年年底辖区内示范街(路)覆盖率达到50%以上,形成“共治、共创、共享”的长效治理格局;探索建立“城管+”联动联勤机制,建立“城管+交警”“城管+消防”“城管+环保”“城管+物业”等“城管+”联动联勤机制。以“一体化整治、联动化管理、常态化管控”的齐抓共管模式,破解居民反映的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环境污染、圈占公共绿地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探索生活垃圾“收转一体化”新模式,新建现代化大型垃圾转运站,并逐步建立“收转一体化”工作模式,改变现在生活垃圾转运中存在的工艺落后、噪音扰民、污水滴漏、效率低下等问题。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改革创新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奎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聚焦民生、接续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城市管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