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宋吉香 西莹 王剑南)昌乐县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广征意见建议,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创新民意反映渠道,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主动征求企业家和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去年,组织召开4次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125家规上企业负责人提出各类问题和建议245件。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把意见建议汇总整理后,以呈阅件方式报送县委,转交县政府办理,监督有关职能部门迅速落实。
主动真包实靠,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主动找准人大履职与经济发展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将视察经济运行情况纳入监督计划。为精准了解企业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态势,主任会议成员每人认领3家骨干企业和1至2个重点项目,人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认领一家企业,每周至少到企业和项目现场联系1次、调度1次,协调解决阻碍项目建设的问题。
发挥代表作用,助力经济发展。着眼于发挥代表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强服务、搭平台、严管理,以代表高质量履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专业人办专业事”,推行“专门委员会+代表专业小组”模式,将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混编,组建企业发展、教科文卫、城建环保、农业农村4个代表专业小组。指导各镇街围绕特色产业,按照“一镇街一特色、一镇街一品牌”的原则,组建火山农业、电声乐器、绿色制造等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开展小组活动,为特色产业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