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广而告之

凝心铸魂筑根本 实干担当促发展

——潍坊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2024年02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杰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按照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从2023年9月开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市开展。
  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潍坊市委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中央第九巡回指导组、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省委第七巡回督导组精心指导下,全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突出主题主线,紧盯目标任务,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把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贯穿始终,以有力举措、务实行动、过硬作风推动全市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聚焦主题主线,在理论学习中打牢思想基础
  2023年9月12日,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对全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会后,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单位按照市委工作要求,迅速行动,对开展主题教育进行动员部署,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截至2023年9月16日,全市16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97家市直部门单位全部启动主题教育。
  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加注重”“三个实实在在”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把破和立统一起来,推动主题教育深入扎实开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我们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作为全省经济大市、产业大市,潍坊责无旁贷,必须勇挑大梁,努力在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当标兵。”2023年10月9日,市委书记、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刘运为党员干部作专题党课,从理论高度和实践层面系统全面深入地讲授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任务要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潍坊把“学思想”作为首位任务并贯穿始终。为确保主题教育见实效,我市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实践载体,在“凝心铸魂赋能”工程中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精心组织集中学习。市委常委会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高质量举办4个专题读书班,每个专题同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累计开展专题研讨1032次。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讲专题党课,以讲促学、以讲促悟;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及2.8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结合学习感悟讲专题党课。对2.6万名党支部书记和62.8万名党员进行了集中轮训、培训。全市2.8万个基层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研讨10.7万余次。
  ——抓紧抓实个人自学。组织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建立学习计划,细化学习安排,通读精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中央规定的学习资料。推动基层党组织列出学习清单、党员制定自学计划,建立定期提示提醒制度。注重抓好特殊群体党员学习,组建在沪、在深等市外流动党员党组织106个、“1+N”学习帮扶对子1.8万个,打造楼宇(商圈)“学习角”773个,确保党员全员参与,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
  ——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组建专业宣讲团队148支,依托“潍心向党”等宣讲品牌矩阵,开展基层宣讲活动270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7.2万余人次。邀请省“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巡回宣讲团、省理论宣讲专家来潍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深入开展“学思想·我来讲”活动,举办干部讲堂、干部论坛等300余场,组织2万余名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青年干部等到一线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好用活现场教学。市级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潍坊市廉政教育馆接受党性教育,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用好50余个红色教育基地资源,打造党性教育“红色矩阵”,就近开展现场教学6500余场次;结合考察观摩、座谈交流、帮包服务等途径,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项目等一线开展实地学习,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化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越学越有力量,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深学细悟笃行,进一步增强了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坚定性、自觉性,进一步锤炼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
    突出问题导向,在调查研究中聚力破解难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我们村东头的硬化路时间久了有坑洼,不好走。”“村内建的老年食堂很方便,给村干部点赞。”“我希望多一点家门口就业的渠道。”在昌乐县营丘镇河头村,社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入户走访,几个马扎、几杯热水,干部和群众促膝唠家常。
  躬身问计访民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营丘镇广大党员干部走进农家小院,一线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共走访群众2万多户,收集意见建议2500余条。
  深调研,出实招。为满足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求,全面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效,市人社局开展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创潍来”计划,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以上;市城管局积极争创全省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首批开放公园绿地26处,深受市民欢迎。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土地盐碱化问题,昌邑市卜庄镇想方设法将胶莱河水引至漩河,有效解决了8万亩盐碱地灌溉用水问题,受益村庄31个、农户7600户……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潍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深入践行“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听民意、寻良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精准选题深入调研。聚焦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我市确定了15个方面调研重点,市委常委结合分工每人至少牵头一个重大调研课题,带头深入一线,察实情、找症结、解难题。县级以上领导班子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急事、政策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中梳理确定调研课题1668个,由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分别组织开展专题调研7300多次,现场解决问题3196个。
  联系包靠常态调研。建立市、县两级调研联系点,市级领导确定县市区(市属开发区)、镇(街道)联系点16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确定镇(街道)、村(社区)或企业联系点152个,采取“一线工作法”“四不两直”方式,经常性地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全市3233名服务企业专员对6127家重点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常态化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1.2万余个。
  深剖细研典型案例。市委常委会围绕“以打造农业强市为引领,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典型案例,召开市委常委会典型案例剖析会,进行深入剖析研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深入剖析典型案例402个,并举一反三,实现“解剖一个案例、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成果转化运用是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潍坊坚持研以致用,高质量召开市委常委会调研成果交流会,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全部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意见,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同时强化对政策落实和问题解决的跟踪督查。
  深入调查研究,突出实践实干,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潍坊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成果单”。
    强化实干担当,在推动发展中展现务实作风
  “我们五井镇隐士村可年产柿子2000万斤,产出柿饼700万斤,年产值达到2.5亿元左右。”临朐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五井镇党委书记王磊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位于临朐山旮旯里的隐士村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柿专业化生产基地、国家森林乡村。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特色品牌,临朐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在乡村发展中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让更多农民在绿水青山中端起了“金饭碗”。
  主题教育成效,最终要靠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来衡量和检验。
  “听老同事说办退休需要跑好几个地方,还得填好多表格,我担心自己办不明白,特意让孩子陪我过来。没想到今天在‘退休驿站’递上身份证,很快就办好了,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也一清二楚,真是省心又省事。”前不久,在高密市人社局综合服务大厅“退休驿站”内,企业职工刘宗利拿着退休证高兴地说。
  近日,走进青州市邵庄镇王辇新村,齐国古大门、齐国刀币路灯、齐文化主题壁画等让人目不暇接。这个村通过对闲置土地和房屋进行流转、改造,盘活了乡村文化资源,高标准建成集学习、文化交流、艺术体验等为一体的稷下书房,常态化开展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诗和远方”。
  在主题教育中,潍坊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着力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统筹做好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守底线等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拼经济稳增长。开展“建设更好潍坊·我们怎么干”大讨论,“金点子征集”活动。市委常委会每月研究经济情况,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靠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和重点行业,加强调度分析,全力稳定经济运行,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逐季回升向好。围绕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累计带队外出招商437次,制定扩大消费24条,发放汽车、家电、餐饮消费券4440万元。围绕调结构、促转型、提质效,出台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制定优质企业扶持办法,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
  惠民生守底线。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开展“干部下基层”“有困难找党员”等活动,市县两级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确定民生事项305项,目前已全部完成。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服务54.5万人次,办实事6.9万件。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决守住粮食、金融、安全生产等安全底线,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2023年,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9%、13.6%。
  抓党建促发展。大力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争星夺旗”“挂牌亮榜”“上台打擂”激发比学赶超竞争活力,选树10名“敢为先锋”和1个“敢为先锋集体”;实行“大述职”,以述互学、以述加压、以述促干;竞争性选拔30名年轻副县级干部进行培养,组织优秀年轻干部交流任职、对标学习历练。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坚持严实要求,在检视整改中敢于动真碰硬
  全市1157座城市公厕全天候开放,同步开展“品质公厕”改造提升行动,市民反映的城区公厕夜间不运营问题解决了;创新打造集健康教育、互联网+、运动康复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孕产健康教育基地,孕产妇的健康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实不实,关键就看问题整改力度大不大、足不足,潍坊把问题检视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比如,寒亭区坚持“检视”与“整改”同频,对查摆出的问题实行“挂、对、销、留”台账管理,建立“每两周一报送一更新”和重要工作随时报告制度,及时分析研判,扎实推动整改。
  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潍坊坚持把检视整改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严实的作风、坚决的态度,做到整改内容更明确、整改措施更精准、整改效果更突出。
  开门抓整改。采取“上级点、自己找、基层提”方式,聚焦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梳理成问题清单,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查摆问题2590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将群众监督贯穿整改全过程各环节,倒逼问题整改见行见效。比如,针对已完成的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邀请364名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前往医疗机构逐项体验,以群众视角感受问题整改效果。
  闭环抓整治。市委常委会高位推动、系统施治,16项中央和省市确定专项整治任务全部由市级领导牵头,着力压紧压实市县镇三级党委、15个牵头部门、50个配合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提示函、督导督办函、问责建议函“三函”制度,形成督导、考核、问责“三位一体”工作格局。建立闭环推进机制,对进展缓慢、整改不力的及时约谈。截至目前,16项专项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予以销号。
  敢于动真碰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正视问题的自觉,深入检视问题、狠抓整改整治,纠正行为偏差,以真改实改改到位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紧盯顽瘴痼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比如,针对房屋产权确权颁证问题,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突破化解了一批时间久远、问题复杂的项目,项目化解量全省第一。针对市属及权属企业亏损问题,实施优化重组、清算注销等一企一策办法,11户企业都已完成治亏目标。
  注重常态长效,建章立制管常管长。潍坊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形成了一批固根本、管长远的制度成果。比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改进完善相关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制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和政策举措;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就零工市场建设、校园安全、物业管理服务等出台了一批制度成果;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出台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制定全省首个激励干部敢为意见,制定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清单、“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工作标准等。
  凝心铸魂担使命,奋楫扬帆新征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拼搏铸就辉煌,以实干续写荣光,鼓足干劲、砥砺前行、敢为争先,奋力谱写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