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静
通讯员 赵建花 鞠向伟
街净、灯明、地绿、水清。潍坊,这座幸福之城,正如花般在潍水之滨美丽绽放。
回眸过往的一年,潍坊审计人在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赛道上一路向前,用审计“力度”呵护民生“温度”,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打造优美宜居更好潍坊贡献审计力量。
守护城市的“诗和远方”
城市要有“烟火气息”,也要有“诗和远方”。城市绿地则是百姓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公园绿地既要建好,也要管好、用好。
潍坊市审计局在对园林环卫服务领域开展的相关审计中,深入一处市管绿地河道进行现场勘察,发现这里存在市管绿地部分苗木因病虫害出现生长不良或死亡的情况,部分河道防溺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地面路牙石破损影响市容市貌等。
为推动这些问题迅速整改,审计组多次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详细分析绿地河道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制定城区公园、绿地管理办法,完善设施配备,加强日常管护等相关建议。有关部门立刻开展隐患排查,健全了防汛物资和防溺水设施,加强绿地河道养护管理,有效促进了城市绿地河道养护规范化。
半年后,再次踏上这片绿地时,这里色彩明快,防溺水物资配备齐全,部分破损的路牙石已经修复,之前被踩踏的空地也植补了绿化,人们漫步在曲曲弯弯的石板小径上,享受着美好幸福的时光。
让城市有“面子”更有“里子”
城市发展得好不好,不能只看“面子”,还要看“里子”。城市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等就是“里子”。只有做好这些“里子”工程,才能让城市真正“有面子”。
在市审计局开展的城管领域相关审计中,审计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城市污水处理纳入审计方案。审计中,审计人员着重关注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污水处理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助力污水处理工作规范开展,促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
针对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审计组撰写了《应重视规范污水处理费征缴工作》的审计要情,市政府主要领导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强化监督,抓紧整改。
审计情况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召开调度会,督促下属部门单位上缴财政资金950多万元。同时,推动堵塞制度漏洞,督促有关部门修订完善《潍坊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源头治理。
点亮市民“幸福路”
“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夜间出行很不方便。前段时间还有人不小心崴了脚。”在市审计局开展的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组对12345热线投诉情况进行梳理,市民孙女士的一条投诉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
通过梳理热线投诉,发现类似的问题较多。对此,审计组围绕护航群众安全出行,将路灯的资产、维护和建设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关注内容。
审计组对路灯资产进行了盘点,实地查看了路灯安装是否遵循设计要求、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照明质量是否符合标准,针对路灯资产管理、安装维修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加强路灯远程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日常管理使用等建议,助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审计组撰写的审计要情被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进一步推动提升了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看华灯初上,繁星点点,眺夜色阑珊,鸢都靓丽,听万家灯火,欢声笑语,赏璀璨霓虹,繁华世间。”市民“小怪兽乡野村歌说事”在其微博上,向人们推介了潍坊的另一种美。
只愿家园似“花园”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事关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城市的环境卫生水平,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一些老旧的垃圾转运站卫生条件较差,但这挡不住审计人前进的脚步。
顶着炎炎烈日,审计人员奔忙于全市生活垃圾治理审计项目现场,短短两个月时间,审计组实地深入11个县市区的37个居民小区,了解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及生活垃圾投放、清运情况。查看试点小区垃圾亭选址、垃圾处置设备运行现状;实地查看16座生活垃圾转运站、3座垃圾焚烧厂垃圾转运、处理及污染防治情况,并协调环保部门进行抽样检测;查看了2座填埋场封场治理、渗滤液处理情况;查看了1家企业餐厨废弃物处置情况。
通过现场查看、检测等方式,审计组对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及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进行全面体检,在揭示和反映问题的同时推动边审边改,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审计期间,市审计局推动市政府出台《潍坊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有效指导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提报的大数据审计攻关案例《基于智慧审计的城市生活垃圾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被省厅领导批示,并作为典型案例之一在全省大数据审计重点攻关选题交流研讨班作交流发言。
“住建部最新的评估通报出来了,我们排名三档第一名,比上次评估提高3.2分,我们再努力努力,抓紧整改,下次评估争取进二档”,城管部门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同志第一时间和审计组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城市管理更有秩序了,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更好潍坊正向我们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