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存量 拓增量 塑品牌 强主体

——我市服务业“加速”竞跑交出亮丽答卷

(2024年03月1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 尹莉莉
  近年来,全市上下围绕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存量、拓增量、塑品牌、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创新发展态势。
  2023年,潍坊服务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
  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推动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一年,我市服务产业亮点纷呈。分行业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4%、19.2%、14.6%、11.4%、10.9%。
  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市发改委推动制定实施了《潍坊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构建“7+7+4”服务业产业新体系,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七大工程”。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突破4000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达到800家以上、重点骨干企业达到100家。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七大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养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体育服务七大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科技服务、节能环保四大新兴服务业。
  “7+7+4”服务业产业新体系擘画出我市着力推动“潍坊服务”与“潍坊制造”“潍坊农业”相互赋能、互促共进,持续增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的服务业发展新路径。
  我市通过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七大工程”,即实施企业能级提升工程、标准品牌引领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工程、集群集聚发展工程、服务创新工程、改革开放工程和消费升级扩容工程,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上台阶。
  转型升级蹄疾步稳
  提质增效再上台阶

  服务业作为绿色产业,与国家“双碳战略”高度契合,如何在争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中厚植“服务”优势?
  加速载体平台建设,强化项目招引、培育,接续谋划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大平台项目,我市建立了全市服务业项目库,着力推进175个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我市10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0亿元,实现利税5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入驻企业13000余家,带动就业近10万人。
  中国农创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入选2023年度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作为全省唯一的以农产品为主的跨境电商出口平台——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目前已入驻企业400多家,累计完成交易额9亿美元。
  在重点服务业项目、平台、企业、集聚区、人才、试点等领域,我市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源。通过建设高效顺畅流通体系,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获批全国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项目。
  我市建立实施了服务业主管部门推进工作机制,对服务业14个行业确定了25个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对重点服务业企业实施月度监测分析,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做大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
  昌乐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等于一身,是我市推动集聚区升级发展,丰富服务功能,提升产业能级,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的一个缩影。
  潍坊软件园里的万声集团旗下企业拥有员工16000人左右,在国内30多个城市建立了60多个交付中心和分支机构,还在去年注册完成第一个海外公司,建成万声第一个海外自建职场,以企业影响力不断传播“山东服务”品牌影响力。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深化数字赋能服务业发展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潍坊紧紧抓住现代服务业所具备的“融合”特质,正在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中释放着赋能、催化作用,催生更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生成,迸发出产业进阶发展的更大能量。
  制造业是潍坊当家产业,我市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动力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柔性化定制等融合业态。
  潍柴雷沃重工、北汽福田等省“两业”融合试点示范引领,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研发、营运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向专业化、高端化跃升。目前,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达到10家。
  不仅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步伐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我市还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融合,培育“服务+农业”新业态,高标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
  信息化大潮席卷消费市场每个角落,我市以数字化服务引领服务业创新发展,服务消费成为数字化应用的受益者。
  金融领域,推动全市农信系统推出“无感授信”服务模式,通过实施“无差别集中授信+大数据筛查+文明信用评议”,贷款模式由过去的“户户可贷”升级为“人人可贷”。
  医养健康领域,完善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网,实现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家庭五级覆盖,通过“线上+线下”,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
  电子商务领域,推进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推行“线上购物+社区团购+无接触配送”模式。
  科技服务领域,依托潍坊市产业科技发现与科创服务平台对接合作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依托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发布数据服务1万余个,汇聚数据约38亿余条。
  展望2024,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军华表示,聚焦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认真抓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落实,着力推进190个重点项目、1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1家创新中心、10家两业融合试点等载体平台建设,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产业深度融合、数字赋能发展等提质增效重大工程,加快构建“7+7+4”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春日明媚,万物生长。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加速”竞跑,点燃了更好潍坊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