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芬
阅读提示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之所以取名为“共产党”,就是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英雄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长驱二万五千里,最终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党和红军为什么能赢得长征的胜利?为什么能压倒和征服一切敌人和困难?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最重要的力量源泉。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回首党的百余年峥嵘岁月,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理想信念在,党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
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读书明理,学史增信。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研读党的经典著作和创新理论当成一种自觉、作为一个习惯,把读经典、悟原理当做一种精神追求,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做到整体把握、融汇贯通,进一步在提高领会、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大功夫,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勇气,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理想信念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总是要体现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崇高的理想信念表现为不怕流血、英勇牺牲,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那么,在和平年代则更多地表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2008年创办了贫困山区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由于没有入学门槛,学生的文化底子差,有的数学考6分。张桂梅却坚定地要求,三年后要让所有学生都考上大学。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而张桂梅带着学生们唱红歌、讲革命故事,用理想信念为师生注入精神动力。三年后,第一届参加高考的96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时至今日,张桂梅帮助近两千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奇迹背后,是张桂梅不计回报,倾其所有,甚至不顾生死的付出。为了改变山区女孩命运,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给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为了不让一个女孩因贫困失学,她曾经步行翻山越岭,或坐摩托车、拖拉机,甚至骑马摔断肋骨,行程达11万公里,走遍了丽江边远山区的每一个村寨。有人叫她“燃灯校长”,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十几年,张桂梅使不完、用不尽的力气和勇气来自哪里?她说,是我们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可见,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就会有动力,境界才会高远;理想信念动摇或模糊,工作就缺乏自觉性,人生也会迷失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同样是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能够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奋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作者单位:昌邑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