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公益广告

用心用情办实事 排忧解难暖人心

——市总工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纪实

(2024年04月0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隋炜凤 文/图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不断扩大。由于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方式弹性化,他们对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需求强烈。职工的需求,就是工作的方向。潍坊市各级工会拿出“娘家人”的热忱和干劲,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落地文章,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权益,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活品质,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加强顶层设计 系统谋划实施
  日前,潍坊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千余名快递小哥,每人收到了一份“大礼包”。市总工会组织的潍坊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体检活动走进该单位,为员工送上健康检查。
  本次体检内容丰富全面,不仅包含彩超、心电图检查等多个常规健康体检项目,还有心理专检项目、法治体检项目。医护人员耐心询问快递小哥们的身体状况,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对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感谢市总工会为我们提供免费体检,平时工作强度比较大,起早贪黑很少有时间去体检。潍坊市总工会将免费体检送到家门口,不仅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状况,还帮助我们有效地预防疾病!”一位快递小哥感激地说。
  “市总工会将温暖送到我们的心坎上了,增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坊子区顺丰工会主席徐梦瑶告诉记者,市总工会前期多次现场调研,了解员工需求,将流动体检车开到了公司,配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多批次设置了健康体检专场,免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健康查体、心理健康、法治体检等服务,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去年以来,潍坊市各级工会结合各自实际,针对不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体检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坊子区总工会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点对点直通、一站式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有温度、可持续的普惠体检服务;潍城区总工会摸底职工需求,以购买服务方式,按照新业态特点定制体检套餐;安丘市总工会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工会体检公交专线,设立工会服务流动站点,服务便利最大化;昌乐县总工会多措并举,“体检+帮扶”双管齐下,增强职工防范健康风险的能力。
  截至目前,在市总工会指导下,坊子、潍城、安丘、昌邑、昌乐等县市区总工会已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体检活动20余场,出动流动体检车20台次、医护人员100余名,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万余人。
  做好结合文章 实施“三送”服务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从业人员增加,相当数量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大病救助、心理疏导等服务需求强烈。市总工会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广泛开展系列流动式上门服务活动,将法律、保障、文化送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爱。
  送法律,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意识。市总工会和全市12个县市区总工会组建了14支工会法律服务队,开展“千名律师进企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法律咨询服务、企业用工“法治体检”等系列活动,提高职工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安丘市总工会线上依托融媒体平台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法律知识普及;线下开通法援直通车,设立工会法律服务公交专线,组织法律援助服务团队到美团、圆通、百通达等企业开展法律宣讲宣传及法治体检活动,现场对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强化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降低了企业的违法风险。
  送保障,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市总工会制定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意外+重疾)互助保障活动方案》。2023年,市总工会面向全市70621名货车司机、网约送餐员等九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意外+重疾)互助保障”,精准助力解决他们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商业保险投保困难等问题。截至目前,市总工会共投入211.863万元为70621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办理该互助保障,已为21名新就业形态困难会员职工发放互助金45.28万元。今年市总工会将继续推动互助保障提质扩面,让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送文化,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爱岗敬业。去年以来,市总工会组织“中国梦 新时代 新使命”优秀宣讲员进一线活动,走进邮政速递物流基地、顺丰快递潍坊公司等,送上一场场新颖别致的宣讲报告会。宣讲活动接地气、有温度,受到了基层职工的热烈欢迎。全市各级工会共组织各类宣传宣讲活动50余场次,在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建新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总工会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台举办“如此生活”潍坊市第六届经典诵读大赛,创新开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引导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劳动的理念。
  抓好驿站建设 传递工会温暖
  3月10日中午时分,在寿光市圣城街一处户外劳动者驿站,几位环卫工人正在休息。“这儿环境好、设施全,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环卫工人王凤文高兴地说。去年寿光市总工会与各镇(街道)党委共建20处镇街工会驿站,将其列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打造“菜乡驿·温暖家”工会驿站品牌。
  如今,这样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在潍坊“遍地开花”。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每建设一处充电中心的同时,公司工会均配套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依托智能门禁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实现无人值守、24小时不打烊。青州、高密等地工会不断推动户外劳动者驿站与工会服务融合,依托驿站每月固定组织送温暖、送清凉、送文化、送健康等服务活动。
  为给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避风港湾”,近年来市总工会设置专项经费,工会主导、多方共建,建设512处工会驿站,悬挂统一标牌,张贴《服务公约》,为出租车司机、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热饭、休息、避雨、如厕、手机充电、药品和维修工具等服务。
  “工会驿站建起来仅仅是开始,只有真正用起来、转起来,切实帮助改善户外劳动者的工作休息条件,才能使工会工作更直接、更深入、更贴近地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宋乐昌说,市总工会对驿站进行常态化督导,对未按要求提供服务站点的及时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收回站点牌匾。同时,持续抓好工会驿站运行管理,努力打造成为工会服务职工最贴心、最温暖的前沿阵地和“娘家人”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