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2024年04月1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滨海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2点才刚刚通过潍坊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提交上传了相关资料,没想到4点就收到了核准批复,现在政府办事越来越方便了,以前只用跑一次,现在连一次也不用跑了。”4月10日,潍坊中凯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经理李国健在公司办公室收到滨海区审批服务中心批复的“潍坊中凯门站至绿色化工园区次高压项目”核准文件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是全市发放的首个项目核准电子批复。今年以来,滨海区着力打造“立项一件事,项目核准零见面”的服务新模式,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在市区、部门间来回跑的难题,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立项一件事’是指企业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只需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一次申请,即可完成所有相关手续的办理。此次滨海区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全流程电子化审批的县市区,得益于我们开展的‘项目到滨海,手续我来办’活动。”滨海区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振田介绍说,他们在前期开展审批服务“三进”活动、重点项目大走访大调研、政企面对面座谈会基础上,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在得知企业需求后,第一时间组织业务人员上门提供资料准备和网上申报指导,解决了企业最犯难的网上申报不熟悉难题。
  这是滨海区压缩审批时限、“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滨海区聚焦市场主体发展需求和群众办事诉求,强化数据赋能,优化流程再造,拓展增值服务,全面推动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
  近日,记者在滨海区政务服务大厅看到,已经到了休息时间的政务服务大厅里依旧忙碌,窗口工作人员正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有关审批事项。
  该区在服务理念上不断做“加法”,从“到点下班”变为“延时服务”,从“等候办理”变为“预约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全区企业群众提供延时服务3000余人次,预约服务400余次,群众好评率100%。同时,打造“线上线下随时办+预约办”服务新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随处办随时办。目前,全程网办事项达964项,与约600个地区签订“跨域通办”协议,汇聚共享高质量电子证照数据1517条,8个事项实现电子证照同步制发。此外,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该区还在区、街道两级建设高标准24小时自助办事厅,推动税务、社会医保等事项“全天候”全程自助办理或查询。
  “多点发力”优服务,“一次办好”惠民生。滨海区着力完善“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系统,创新推出“城市管理一件事”“社会组织登记一件事”“市场主体歇业办理一件事”“水电暖营业厅”等特色“一件事”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施工许可一件事”“医疗机构注册登记一件事”“企业开办+N项服务”等“一件事”场景建设,让企业群众办事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办理时限分别减少40%、70%、80%。
  帮助企业打印证明,协助企业填写资料……日前,滨海区以审批、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党员业务科长为骨干的“红色店小二”帮办代办队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区通过开展“一项目一专班”“政策赶大集”、审批服务“三进”等特色活动,提供各领域咨询辅导、帮办代办“一对一”服务。自帮办代办队伍组建以来,已提供帮代办服务3000余人次。
  全新的改革局面换来实打实的便民成果。去年以来,滨海区政务服务大厅全年办件约16万件、服务企业和群众72000余次。组织全区211名服务企业专员每月定点走访服务全区577家企业,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100余个。同时,高标准建设运行社会合作网点,扩大“政务服务+”合作范围,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目前,全区29个社会合作网点标识统一、事项规范、运行高效、服务到位,累计办件量达90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