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刘通 文/图
春光明媚,正是采摘好时节。“在这里既能欣赏田园风光,又能采摘新鲜的西红柿,这感觉太棒了!”近日,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一村的西红柿种植基地,游客范玉杰高兴地说。
逄王一村种植西红柿已有30多年历史。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西红柿种植优势,由党支部领办成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西红柿小镇”,打造“逄王一品”有机西红柿品牌。
“目前,我们已形成了西红柿种植从育苗到培育,再到管理的完备技术链。我们在原有150多个传统大棚的基础上,又高标准建成了11个智慧大棚,每年可增产50万公斤西红柿,年产值增加500万元。”逄王一村党支部书记、坊子区兴逄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顺治介绍。
在坊子区,像逄王一村这样走上都市农业特色发展之路的村子不在少数。近年来,坊子区坚持“农业为城市服务”的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以推动落实“双百双千”工程为抓手,积极打造有机品牌强农、智慧农业引领、文旅融合发展、大田托管服务、示范片区带动“五种模式”,推动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富。
深化品牌强农,坊子区以坊安、黄旗堡两个省级农业强镇为中心,高标准打造了健康食品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培育了“杞王”葡萄、“杞都”牛蒡茶等生态原产地认证产品,真正实现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稷丰农业的“舜娃”“奥康乐”有机品牌深受市民认可,中和红豆系列食品长期与山崎面包等国际品牌合作,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坊城街道围绕打造白浪河沿岸农业产业带,重点抓好水墨庄园、鲁圃农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集特色种植、旅游采摘等为一体的特色园区。
“这是我们种的西柚,汁多皮薄口感好。”在坊城街道水墨庄园水果种植大棚内,庄园负责人刘会萍介绍,他们对果树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控数据传送到云端,根据植物生长模型自动反馈,精准控制加水、施肥等,实现了水果农业规模化、跨季节以及跨南北区域的差异化种植。凭借技术支撑和科学种植,水墨庄园实现了“全年可参观、四季可采摘”,形成了“科普研学+农事文化体验”和“亲子拓展+参观采摘”的庄园运营模式。
聚焦强农促振兴,加快打造新样板。坊子区坚持因地制宜、抢抓机遇、重点突破,着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坊子模式”。“我们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有机品牌和休闲观光两大业态,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探索实施五种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坊子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光亮介绍,坊子区打造提升了玉泉洼、稷丰农业、“西红柿小镇”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北海路文冠果、稷丰农产品加工、盈丰植物组培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同时,聚焦“融连共富”,因地制宜建好党建联盟,打造了6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大田托管、商业街区创建、光伏发电、预制菜冷库和粮食仓储等项目,为各村集体增收1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