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控集团:以基金破题 蹚出招商引资新路子

(2024年04月2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讯员 阎飞飞 梁明帅
  潍坊市政金控股集团作为全市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急先锋”,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市财政局的科学指导下,立足自身优势,聚焦我市主导产业,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大局,打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组合拳”,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今年年初首战告捷,新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迎来首季度“开门红”,同时,20个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重大招引项目正在洽谈推进中。近三年来,市金控集团共完成签约项目47个,签约金额271.16亿元;立项项目20个,立项金额118.92亿元;纳统到位资金项目15个,引进到位资金16.9亿元。
  一把“金钥匙”打开“资本招商”大门
  一个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往往是“多线”并行的,而“资本招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为主流。作为潍坊市唯一一家以综合金融运作为主责主业的国企,市金控集团主攻“资本招商”这条“线”责无旁贷。那么,在“资本招商”这条线上,一家地方性国企所充当的角色是什么?是介绍人?是投资人?
  答案是“两者皆备”。
  手握“政府引导基金”这把“金钥匙”,市金控集团主动担当,成为招商引资工作的“急先锋”,利用以“基金合伙人”身份在参与投资过程中形成的“资源”优势,再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大量的调研论证,从所投的外地企业中“优中选优”,积极引导优质企业落户潍坊,有的企业甚至愿意“带资”加入,所投资金超过了市金控集团当初对企业的投入。据了解,市金控集团所引进的项目,大多是对潍坊市产业链有重大助推作用的企业,而且还会根据企业的需要为其提供配套的投行服务,帮助企业在潍坊尽快落地生根。
  2021年,为助推潍坊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信息技术、精细化领域发展,专门设立了规模为两亿元的创投基金,经过与基金管理人的多轮筛选,市金控集团作为基金出资人投资了省外一家专业做半导体封装的企业——晶旺半导体,通过基金投资该项目4000万元后,该企业随即来潍坊签约10亿元,成立了凸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前期已经投资1亿元在滨海落地,预计年内实现1亿元营收。
  以“小”投资引来“大”项目,这是“基金招商”的智慧所在。
  去年年底在潍城区落地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上海快仓,也是市金控集团以政府引导基金联合本地多家国企投资2亿元后,该企业才决定落户潍坊,签约金额10亿元,目前已携资1亿元在潍城区的激光雷达产业园建成投产,并将继续加大在潍坊投入。该项目落户当年就实现营收3600万元,今年在手订单已超过5000万元,实现了“当年投放、当年招商落地、当年实现营收”。
  政府引导基金成立的一项原则就是“基金跟着项目走”,潍坊需要什么或者缺少什么,就相应地设立一只政府引导基金,对症下药,靶向投资,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作为“执行者”的市金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按图索骥”,终结硕果。
  基金除了可以用来“招商”,还可以用来“引资”。为充分发挥潍坊的农业产业优势,去年年底,潍坊成立了全省首只预制菜基金,在这只基金成立的过程中,市金控集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成立基金,“钱”(资金)和“人”(基金管理人)缺一不可,潍坊市把这项工作交给市金控集团,是因为市金控集团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此前恰好投资了一只国家级基金“服贸基金”,而“服贸基金”的管理人是一家央企投资机构——招商局资本,招商局资本有一家兄弟单位“招垦资本”专门做农业方面的投资,管理着一只国家级农业基金——中垦基金。于是,在市金控集团的引荐下,中垦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来到潍坊调研了寿光、峡山等地的农业项目,表示十分看好潍坊的预制菜产业,并愿意出资百分之五十来帮助潍坊成立预制菜基金,另外百分之五十则由市金控集团联合潍坊各县市区共同出资。“钱”和“人”都有了,由此,便成立了潍坊市第一只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农业合作股权投资基金,这也是省内首只预制菜基金。这只基金因“预制菜”而生,却不单是为了“预制菜”,其长远规划是希望通过整合国家级农垦基金在农业农村产业链条方面的优质资源,对潍坊市农业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为核心农业企业赋能,助力我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021年,潍坊本地企业艾泰克环保科技公司正处于“国五”升级“国六”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资金来更新升级设备。市金控集团联合国内第一创投——深创投、全国知名汽车产业投资人北汽产投、上汽产投、东风汽车、潍柴等,为该企业从省外引进投资4.8亿元,在给企业带来资金的同时还带来了订单。
  四年来,市金控集团既当“介绍人”,又当“投资人”,共为潍坊引入市外社会资本638亿元。
  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
  在市金控集团的墙上写着“立足潍坊,面向世界”,很好诠释了招商引资的思路和布局。为将各地优势资源汇集潍坊,实现“招大商、招好商”这一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市金控集团辗转多个国家进行海外交流,每到一处即留下一个工作站或联络点,以便于对接资源、发现项目。2015年7月,在特拉维夫成立以色列工作站,2016年1月,在硅谷成立美国工作站,并引进了7个项目在潍坊落地。其间多次邀请海外资本来潍考察,成功举办多场路演活动。2017年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主席及其基金管理人来潍洽谈业务,并举办了专项路演活动,路演涉及能源、农业、水资源、空气和环境、交通、清洁工业六大领域26个项目和技术;同年,市金控集团美国硅谷工作站携手潍坊食品谷协调推进办公室、美国硅谷潍坊高科技孵化器联合举办“2017硅谷创业者潍坊行”路演,参与此次路演的项目涉及大数据、VR、医药等16个技术,包含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创业团队,其目的就是尽力促成国外优势产业技术与潍坊本地优势产业达成合作。
  此外,为借鉴利用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链接高端资源,招引优质项目,市金控集团还拉起一支专业的招商人才队伍,成立了上海业务部,如今已升级成为长三角经济合作组织,为我市引入资金及投行资源,举办我市经贸金融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各项经贸活动,为“接轨新经济、链接强产业”搭建平台。
  在市金控集团内部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哪怕我们去跑一百家企业,有一家优质企业能招到潍坊来,那也是值得的!
  如今的市金控集团,在发扬着这份拼劲儿和闯劲儿之外,多了一份“老道”,更加了解潍坊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也更加清楚自己能为企业做些什么——以企业的思维来理解企业、帮助企业。
  政策有了,优惠给了,后续的一系列配套服务,才是一家地方性国企应该做的,既包括资金、土地、厂房等,甚至是上下游产业链,也包括企业来了以后,去哪里找原材料,产品给哪些下游企业供货,这些都要替企业考虑到。上海快仓是一家以生产无人叉车机器人为主的智能科技公司,对落地园区的类型有一定的要求,恰好市金控集团曾经在潍城区投资过以发展新兴产业为主的激光雷达产业园,园区内的企业与该企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和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在市金控集团的协调下,快仓项目成功落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集中突破重点产业”的战略规划,市金控集团率先布局,依靠自己的技术团队,立足潍坊的产业优势,为潍坊量身设计了一套“元宇宙”应用场景,并在具体实践中打造了包括智慧党建、智慧公交、智慧社区等在内的元宇宙生态体系。自去年开始,市金控集团主动对接来自于北京的元宇宙技术团队,为了将这颗“种子”深埋潍坊的土壤,市金控集团帮他们找场地、找政策、找应用场景、找具体产业、找人才基地等,为他们跑企业、跑学校、跑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最终,该技术团队成功落地,签约金额10亿元。这无疑是“引凤筑巢”的又一生动体现。
  位于经济开发区的产融新城,是市金控集团自己的产业园区,这是招商引资思路从“筑巢引凤”转为“引凤筑巢”的底气所在——以往都是尽心尽力为别的产业园区做资本运作,如今,市金控集团自己建设、运营产业园区。“引凤筑巢”,简单来说就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企业需要什么就给他们建什么;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上下游企业,就帮他们引进什么类型的企业。区别于以往的“筑巢引凤”,“引凤筑巢”这种创新方法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的上下游,有更多自主性和针对性地去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此举也是由“广招广引”向“选商择商”转变的体现。
  创新性和灵活性是市金控集团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制胜法宝”。金融是主责主业,市金控集团提出“潍坊需要什么金融业态,我们就创办什么金融业态”;作为潍坊“资本招商”的主力担当,市金控集团提出“潍坊需要什么企业,我们就引进什么企业”;打造产业园区是为了服务大局,市金控集团提出“企业需要什么园区,我们就给他打造什么园区”。
  市委、市政府对市金控集团打造的这片产业园区期望很高,多次实地考察、现场调度。市金控集团对园区的打造更是不遗余力,力求要将其打造成政府主导、国企引领的产融结合样板工程。目前,生活配套区(专家公寓)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交付;产融结合运作区包括3座高层办公楼,31栋多层独栋商墅,建筑面积9.27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8月份交付。
  无论是“资本招商”还是“产融结合”,看似是两个概念,说到底都离不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上下游产业链”这两个关键因素,只要抓住了“综合金融运作”这个“牛鼻子”,就能解好这道题。对市金控集团而言,这是职责所在,也是业务使然。当然,对于“远道而来”的企业来说,市金控集团除了充当“介绍人”和“投资人”,最应该演好的角色还是“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