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工匠精神

冯先家: 当好乡村振兴路上“领路人”

(2024年04月2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春风拂面,走进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宜居宜游宜乐的村居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村现在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收入也多了,村容村貌也改善了,这多亏了冯书记。”提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点赞。
  村民口中的冯书记,是王坟镇侯王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在担任党支部书记20多年里,他带领全村村民改变村容村貌、发展旅游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过上幸福生活是我的目标和理想。”冯先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村级治理是一个综合工程,其龙头和核心就是党支部。为此,冯先家探索了党建统领下的多元共治模式,创建“红旗党支部”,最大限度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合作社、五老参事会、群团组织、外来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多元方法,共同治理村庄,真正实现了村庄风清气正、和谐安定、蓬勃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好产业?冯先家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便利生活条件的同时,依托村里的田园风光、孝德文化等资源,由党支部领办旅游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大做强田园综合体、新型农业基地、乡村旅游等产业,让农民从农业“新六产”中找到持续的收入来源。
  “乡村旅游,吸引人的地方是与城市不同的山环水绕、绿树浓荫、农家小院、乡土记忆,游的是环境,体验的是民俗,品味的是特色。为此,我们先后流转土地646亩,建成18个有机果蔬采摘大棚,17家‘孝文化’体验特色农家乐,同步建成旱菜、山楂、柿子、薄壳核桃、有机草莓5大示范基地。”冯先家介绍说,现在村里还搭配建设了亲子教育营地、孝文化体验馆、汽车露营地、敬老亲子体验园等多种业态的文旅项目。
  如今,侯王村发挥青山绿水资源优势,初步形成集孝德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农业采摘、住宿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优质村庄,年接待游客达40万人次。
  建设孝德文化广场、百孝石、“四德”工程一条街,为70岁以上老人建立“生日备忘录”,连续举办七届孝文化艺术节,评选文明家庭、慈孝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值得一提的是,“以孝治村”是侯王村多年来村庄治理的特色品牌,通过推广孝德文化,让孝心深入人心,用孝心凝聚人心。
  好山好水好人好事,让小山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年来,侯王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亲情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冯先家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孝老敬亲十大楷模”“中华十大慈孝人物”“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