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文/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作为“80后”的新时代青年,近年来,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主任程琳带领团队在蔬菜种业育种研发、国际合作、国内外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蔬菜种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日前,记者在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的品鉴室看到,各种色彩、口味的樱桃番茄琳琅满目,其中有十几个新品种是程琳和她的科研团队培育的。“现在市场上的青口蜜番茄,是我们集团率先推出的第一个品种,现在很受老百姓欢迎,在全国比较高端的商场都有售卖。”程琳告诉记者。
2012年,程琳进入蔬菜育种领域。选育出高产、优质、抗病、适合本地种植的蔬菜种子,造福当地百姓,是程琳一直的追求。为此,程琳带领团队开展蔬菜作物基因挖掘、重要分子标记开发、抗性材料创制、品质改良和种质创新等技术攻关工作。同时,聚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在国内首家开发番茄颈腐根腐病分子标记,整合、改良、开发番茄、黄瓜、辣椒抗病分子标记52个,基本涵盖常见病害抗病基因,建立了一整套适宜商业化育种需求的蔬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比原有检测技术提高效率10倍以上,技术体系提高育种效率3倍以上,育种周期缩短3年。
多年来,凭借对蔬菜种业的执着,她全力打造一流平台,全心创建优秀团队,高质量建设管理“山东省设施蔬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25个。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振兴“蔬菜之乡”紧密结合,积极把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自2013年开始,程琳负责“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地展和品种推广工作,已累计展示蔬菜新品种34115个,接待客商40万人次。同时,建立商业化分子辅助育种体系,帮助企业年增收100万元,全面开展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为国内中小育种企业和种子经销商每年提供检测服务达2万次,并负责知识产权申请中所有指标的检测工作,促进民族种业发展和蔬菜种业知识产权申报。
12年来,程琳带领团队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获省市级科技奖励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9项;培育蔬菜新品种70余个,累计推广50万亩,亩增产5%,农民每亩增收1200元,实现新增产值7200万元,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一项项成果、一组组数据印证着程琳的汗水与努力,展现了新时代巾帼风采。她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巾帼科技创新之星”“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创新创业标兵”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