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随笔

(2024年04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园

  对于植物风景的描绘,皆将生命的大精神以植物之象出之,植物之象,生命之象。
  共同在画布上构筑起一个雨水丰沛、生机盎然、充满生命大欢喜的场景,一个有着风晴雨雪、悲欢喜乐的精神家园。在新的文化条件下思考自己探索的学术课题,在“思”与“行”之间建立循环往复的失联。其作品,注重绘画线条的书写性,强调韵律与节奏。以植物为题借以达至主观形而上的境界,这是东方式的旨趣。手法介于表现与抽象之间,风格雄浑与婉约并置,野逸与典雅兼具。
  在绘画创作中感受自由就是我创作的最大乐趣,一条条没有意义的线条,一层层叠加的色彩,感受纯粹的力量,抛开追求意义的执念,也许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当今时代的绘画,我认为仍然是人类精神升华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既超越当下,又回归自我的表现方式,也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怀疑的态度和“我从哪里来、我该到哪里去”的人生哲学。
  当抽象的色彩在画作里被赋予流动的光芒,它将带着寻找本质迸发的原始能量,更加轻盈且自由地奔赴想象的远方。
  
  
  画中有诗,诗画一体,恬淡或激烈的情绪隐匿在面纱般的颜色中,藏着深邃悠远的意境和充满韵味的叙事,在油彩和写意中细腻探索,虔诚冥想。
  光线、色彩、形象以及质感在作品中漫流四溢,如花朵的盛开与钢铁的熔铸,浪漫自由的手法与坚实的画面内在结构在作品中统一。
  光线闪烁,韵律感和力量感都是无形之物,但对韵律感和力量感的追寻过程凝结为画作。
  象征化的形象与色彩其实早已溢出了二维平面,在画面上留下更深刻之物的痕迹。
  故此,绘画也可被看作一种生命状态的“痕迹学”。
  
  
  重视画面本身的生命力,期待每一幅画的偶然性在暗中绽放,在画面上留下和自然之间神秘且奇妙的联系。
  不断深入探索自然之间的关系和韵律,被命名为“自然之象”的系列作品中,“自然之力”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人力”则更多表现在艺术家的身体参与和创作计划上。
  画布被揉搓,颜料被泼洒,可控与不可控之间逐渐找到平衡。
  色彩之间调和又互相对比,在这样一个体力与精神的双重运动中,逐渐放空,自然的力量被引入画面,绘画在此刻变成了一种自如生长之物。
  绘画作品更像是一本修行日记,在行走中感受,在感受中突破,在突破中悟道。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升华的过程。
  纵观创作历程,我们看到了从书写性到抽象性,从具体到整体的阶段性演变,“自然之象”系列则展现了我内心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在持续的创作中,通过艺术来表现浩瀚宇宙之中,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天地之间,做光的追寻者和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