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又敢干 为民办实事

——记潍城区南关街道仓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霞

(2024年06月1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霞(左一)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巡河。
  编者按 镇街(开发区)、村居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最前沿,上连党心、下连民心,地位非常重要、责任十分重大。6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镇街(开发区)、村居亮绩赛绩成果展示交流会,15位镇街(开发区)党(工)委书记、5位村居党组织书记分别介绍了高质量“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自即日起本报开设“为更好潍坊建设打牢坚实基础”栏目,对这些基层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介。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文/图
  “看到老人拉开窗帘,或站在窗前,我们就安心了。如果窗帘没有拉开,我们会前往老人家中查看。”6月11日7时,潍城区南关街道仓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霞和往常一样与网格员们围着金都南苑小区开始了“窗帘之约”守护行动。
  扎根基层27年来,张霞始终忙碌在社区治理的最前线,她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不让“为民办实事”成为空谈,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好口碑。
  “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干好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实什么。”张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我们一直坚持群众的需求在哪儿,社区服务就延伸到哪儿,在群众‘最盼’的问题上想办法,在群众‘最需’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最急’的工作上下功夫,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张霞说。
  将就业创业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张霞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整合辖区资源,探索开办社区抖音号为周边企业商户“直播带岗”、打造就业小广场实现“面对面”找活、推行社区“微”商圈让居民得到便利、让小修小补回归增添城市烟火气、推出“城南味道”公益项目助创业等特色做法,帮助待业人员通过社区平台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心系百姓,为民排忧。”是张霞的座右铭。张霞坚守“社区无小事,事事都为民”的工作理念,时刻将居民的事挂在心上、记在本上、跑在腿上。每天,她利用下班时间走访辖区的党员、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声音。她主动放弃休息日和节假日,为解决群众问题时时奔波,每当社区里出现情况,她总在第一时间赶到。张霞说:“只有从心底里把群众当亲人,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变事后处置为未诉先办。张霞说,他们聚焦辖区流动人口多、居民平均年龄高、各类组织机构信息条块分割等“硬伤”,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联合公安、消防、综合执法等12个部门,线下开设“社区110”办事窗口,线上开通民生诉求电话和网络服务平台,广泛收集群众问题诉求;警务助理、网格员24小时轮流坐班,实行快速处置、即接即办,通过以“微服务”在最小单元,变“被动化解矛盾”为“主动解决问题”。同时,按照“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原则,完善“社区书记统办、社区工作者主办、网格员领办、报到党员和志愿者协办、兼职委员帮办”办理模式,建立“一诉一清单”民情台账,统筹发动下沉包靠员、基层网格员等“六员主体”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派单到人、销号管理。
  心系居民,真心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我们通过开展公益惠民活动,变社区‘上菜’为群众‘点单’。”张霞介绍,他们通过凝聚公益组织、志愿者、企事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371名志愿者、“双报到”党员到社区常态化开展服务,制定为老、助残、文艺服务等6类27个服务清单,为群众提供广泛选择,让辖区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社区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之中,做百姓的贴心人,用真情把服务暖到居民的心坎里去。”张霞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