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6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我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政策,介绍动态工作开展情况。
据悉,我市坚持“合理控制纳入数量、逐步扩大纳入范围”的原则,将部分优秀企业依法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将196家环保管理水平先进、吸纳就业能力强、污染治理先进的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此外,积极畅通助企纾困服务渠道,实施宽严相济的环境监管模式,既敢于对恶意违法行为说“不”,又善于对守法合规行为说“行”,让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发展。
坚持差异监管。我市按照分级分类、精准高效的原则,对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以非现场执法为主,无特殊原因不开展现场检查;对治理水平高、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做到“守法不扰”,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对环境信用失信企业,在随机抽查中予以倾斜,做到“违法严管”。提升服务质效。常态化开展执法队伍“企业服务日”和“企业家座谈日”行动,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发现问题,精准施策。对帮扶中发现的无明显主观故意的问题,不纳入执法程序;对需要整改提升的问题,形成环保帮扶问题清单,协助企业量身定制“整改套餐”,当好企业“环保管家”。加大普法宣传。履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职责,主动上门送政策、送对策、宣法律,坚持采取以案说法、座谈警示等手段,对企业常态化开展提醒教育,督促企业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守牢法律底线,真正达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