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庄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绘出乡村好“丰”景

(2024年07月1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颗粒归仓。 (资料图片)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王 晖

  丰收,从来都是最美好的景象。高密市姜庄镇今年的夏粮成绩单近日出炉:全镇9.83万亩小麦亩均产量988斤,比去年亩均多收110斤左右。
  “既是天帮忙、人努力,更得益于路子对头!我们深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程土地托管,用‘股’连心、连利、连责,使村集体与群众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真正释放了土地集中集约、规模经营的红利。”姜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景泉认为。
  近年来,针对基层组织增收乏力,村庄空心化、种地老龄化、散户“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姜庄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算透政策、形势、成本、收入、安全5笔账,鼓励群众以土地入股抱团发展。“党支部组织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再将经营权托管给专业经营主体,建立起集体、农民、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镇党委副书记何莎莎介绍。在这套利益联结机制作用下,姜庄镇实现了“小田变大田”,全镇成立农地经营合作社64家、联合社2家、入社群众6500户,合作社保有土地2.63万亩。
  “地从哪里来”的问题解决了,但“如何种好地”?姜庄镇因地制宜,探索了合作社自主经营、“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及“联合社+龙头企业”三种发展模式。“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不能千篇一律。我们坚持小步稳走、稳中求进,助推产业发展壮大。”镇党委组织委员宋江萍说。
  在姜庄镇后于村,村民正忙着将烘干后的夏粮颗粒归仓。该村2020年实施合作社自主经营模式,按照“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利益分配机制,与供销社孚高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托管合同,连续四年村集体合计收入80余万元,入社农户每年每亩增收400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在23万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王良清信心满满。
  而在王干坝社区,他们实施“联合社+龙头企业”模式,与潍柴雷沃易田强强联合,将整合出的1700亩土地搭载潍柴提供的耕、种、管、收、烘、储、运、销“全链条”服务,使大田变良田。据测算,王干坝社区今年夏粮生产通过节支减损亩均增收120元以上。
  党组织领办“一子落”,乡村振兴“满盘活”。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程土地托管,2023年姜庄镇实现农户增收近700万元,土地保底价格平均上涨了200元左右。
  有了源头活水,集体也有了财力办事。建文体广场、安装路灯、修排水沟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便迎刃而解。后于村打造了一处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购置了8台“水肥一体化喷灌机”,还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沥青罩油,去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姜庄镇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程土地托管,使土地变成了“聚宝盆”。全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土地整方连片、破垄去沟、集中熟化,利用效率较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提高了5%—8%;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600亩;化肥、水、农药等的施用量亩均成本降低180元左右。金融支持也纷至沓来,9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获发“强村贷”1770万元,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