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专版

05版:专版

06版:专版

07版:专版

08版: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价值取向研究

(2024年08月10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立刚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党发挥领导作用,是主导;人民发挥主体作用,是主体;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最终为人民所共享。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是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也是不断汲取群众智慧,进而指导实践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确保正确方向和改革成效。纵观我国改革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我们始终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牵着“民”。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不得不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战略部署。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敢于涉深水、打硬仗,敢于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对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利益最贴切的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正是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才使得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党领导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就是为了人民。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只要党领导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定位准,改革就不会偏航,就会顺利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也是共享改革的利益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全员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改革才能有准确的着力点、发力目标和前进方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每个群体、个体都有差异,基于自身考量,会有不同的诉求和期望。如何凝聚共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课题。
  首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比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仅要善于听取企业家的意见,也要善于听取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生活上的诉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也得切实尊重农民自身意愿,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一件件民生小事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奋斗目标。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要大力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到深化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参与热情、畅通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融入改革中来,从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找出最多的共性,让人民的声音通过民主程序在全面深化改革决策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顶层设计与群众智慧的良性互动。要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监督制度,保障人民的监督权能够涵盖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全领域。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无论百姓的“所呼”还是改革的“所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牢价值取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既要重视深层次体制机制,推动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也要顺应民之所盼,实施一批事关群众民生福祉的小切口改革。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说到底,桩桩件件、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改革事项都离不开一个出发点: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也是新征程改革再出发的原动力。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只有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