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阅读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要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这一论述既是对山东农业的定位,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遵循。
乡村特色产业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特色产品供给能力、加强乡村人才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特色产业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融合发展是基本路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产业融合的重要性,从发展目标、措施方法等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要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三产融合为方向,因地制宜、完善链条、创新方法,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产业融合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优势,夯实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基础。产业多品类、多渠道、多元化,是融合发展的基础,而发挥特色优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突出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优势,挖掘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合理布局,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要多路径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利用相关政策,借力借势、形成合力,规范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多元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发展。要增强区域品牌建设,健全企业品牌、公共品牌等多品牌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让品牌赋能产业发展,增强乡村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变特色产业为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一批要素聚集、设施先进、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科技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支柱产业,为产业融合打好基础。
完善链条,提高乡村特色产业融合水平。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要不断提高特色产品初加工能力,拉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将特色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发挥。发挥龙头企业产业融合引领作用,建设现代化生产、销售、流通体系,畅通产品销路,打造全产业链,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产业融合连接作用,提高标准化生产、加工管理水平,发挥联合社成员各自优势,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发挥家庭农场产业融合带动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推广使用先进技术;鼓励农业大户联户经营、抱团发展,提高产业横向、纵向融合水平。
创新方法,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立足特色农业、培育新业态,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发特色农业功能、拓展特色农业价值。加大特色农业与加工业的衔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空间布局,多层次、多环节提升农产品及原料的增值空间,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加大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衔接,利用好传统文化、手工技艺、红色文化等资源,发展疗养康养、精品民宿、研学教育等产业;加大特色农业与互联网的衔接,引进网络科技公司入驻农业生产园区、合作社、龙头企业,借助电商平台优势,将特色农业产品推向全国各地;探索乡村富民新模式、出台相关保护措施、规范合作流程,完善与农户共享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各利益联结更加密切、各主体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作者单位:临朐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