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06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文化+旅游”越夜越美丽

——我市积极打造新场景新模式激活夜间文旅消费

(2024年08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隋炜凤
  浮烟山上年轻人随音乐狂欢,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人流如织,世界风筝公园里大型实景沉浸式情景演艺项目《梦起潍坊》激情上演……今年潍坊的夜晚,灯光更璀璨,人流更密集,烟火气更加浓郁,夜间文旅消费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夜间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全市文旅系统认真研究文旅消费新趋势新需求,把繁荣发展夜间经济作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点,积极培育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出了一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更具吸引力的夜间文旅项目,夜间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为更好潍坊建设添薪赋能。
  节会活动聚力燃旺城市烟火气
  办好一次节会,搞活一座城市。近年来,全国各地节会经济如雨后春笋,延伸出一条条文化产业链,成为传承弘扬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消费场景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8月10日至11日,“2024潍坊·新青年音乐节”在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激情开唱,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齐聚潍坊,共享音乐盛宴。两天时间,许巍、赵雷、房东的猫等22支乐队依次登台,以“新青年”的名义,带来了一场激情似火、热力爆棚的音乐狂欢盛宴。
  除了音乐本身带来的酣畅淋漓的畅快感受,精心布置的场地、热情周到的服务、周全的保障、贴心的补给等,也给乐迷带去了绝佳体验。“潍坊奇好!”“下次见,还来潍坊!”“潍坊上大分!”“我爱新青年!”……音乐节后,乐迷们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评价。据悉,“2024潍坊·新青年音乐节”期间,两天入场观众6万余人,其中市外观众占比达78%。
  一场精彩的节会活动,能够引爆全城、盘活市场。今年以来,以演唱会、音乐会、亲子剧等为代表的演艺活动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我市夜间文化消费的增长点。爱奇迹音乐盛典吸引了2.7万名歌迷,市外游客占比达45%。潍坊大剧院今年已举办100余场演出,观看人数超6万余人次,实现营收310余万元。
  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县市区的夜间文旅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滨海区举办“幕天席地·自在潍坊”星空沙滩露营季活动;昌邑市推出2024青岛啤酒昌邑音乐季、潍水“网红”夜市等夜间经济项目;诸城市常山·金查理小镇持续打造露营生活节、啤酒烧烤节、草地音乐节,点燃市民休闲夜生活;临朐沂山风景区每周五至周日开展夜爬沂山活动,游客可以搭帐篷、赏星空、看日出。
  与此同时,我市文旅部门还积极走出去,借助重大节会活动平台搭建文旅会客厅,用有温度的文旅服务为潍坊城市引流。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我市在青岛市市南区万象城举办“青未了潍相伴”2024潍坊文旅(青岛)推介路演活动,并在啤酒节现场举办为期5天的“潍坊美食meet青岛国际啤酒节”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期间,现场气氛热烈、人气火爆,共吸引10余万人次到活动现场。游客们被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特色美食吸引,尤其对我市主动派发文旅“大礼包”的“宠客”行为高度赞赏。
  传统项目提档升级带来新体验
  夜间经济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夜间游购娱水平,我市聚焦传统夜间文旅消费场所,大力提升服务、丰富产品,为市民送上多元化、沉浸式文旅消费新体验。
  赶集,曾经是经济不发达年代的一种民间风俗。如今在潍坊,凤溪地万物集夜市已经连续举办三届,这个以国潮、民俗、美食、花艺、百货等为主题创意的集市,点燃了城市夏日夜晚的烟火气,掀起一股“赶集”热潮。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在活力四射的舞台上,在人来人往的市集里,潍坊夜经济的烟火在这里升腾,日均人流量近3万人次、营业额达40余万元。截至7月中旬,今年已实现营业额1700余万元、吸引游客160余万人次。
  做一名潍坊人是幸福的,不仅能够“赶集”,还能上“夜校”。眼下,市文旅局主办的潍坊市民艺术夜校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让“夜校”这个颇具年代感的名字重新焕发活力。10多门新颖丰富的课程、灵活的上课时间、优质的师资,既能实现个人自我提升和知识拓展,又能拓展社交关系、丰富夜间文化生活。
  当璀璨光影邂逅奇幻自然,在浮烟山文旅公园举办的“浮烟山奇幻森林夜游季”成为新的“打卡地”。该项目结合浮烟山文旅公园森林、草地、湖泊交相辉映的特点,利用灯光艺术、数字光影、激光等手段打造光影奇妙世界,森林秘境、蝴蝶仙境、奇妙昆虫谷等主题内容带给人们梦幻、震撼的视觉体验。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今年举办杨家埠古风游园会、民谣音乐会,增加状元登科、县官断案、民间绝技、相声等现场演绎,演出形式丰富多彩,景区“热”力全开,得到广大游客一致好评,为杨家埠文旅活动发展起到积极宣传带动作用。
  青州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文化+景区”实现效益倍增。常态化开展“遇见古城小戏 寻梦文化青州”古城小戏台演出,创作“少年书生状元卷”“如梦令”“庆余年”等剧目,打造鲜明地域特色,营造古风文化氛围。
  高科技助力开拓融合发展新模式
  夜经济持续火热的背后,既是文旅行业多元、包容和活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字技术加持夜间消费场景不断突破的创新。不少景区通过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创新“夜游”体验,形成消费新场景,开拓了“文旅+夜经济+科技”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8月6日,首部以风筝为主题的大型实景行浸式情景演艺项目《梦起潍坊》在世界风筝公园上演。《梦起潍坊》运用了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等技术和设备,配合超大的全息水幕电影、3Dmapping投影秀和大型实景情境完成演出。观众随着戏中人、戏中情移步换景,在观看演出的同时,也欣赏了世界风筝公园的夏夜风光。首演以来,非周末日均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观演游客络绎不绝。
  高密市红高粱小镇“欢乐星光夜”推出梦幻光影、沉浸式演艺、摇滚电音派对、绚丽烟火等活动,7月6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4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230万元。青州不夜城通过AR、V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探索夜间旅游新业态,促进夜间旅游数字化消费。泰华城打造幻境空间·超级元宇宙体验中心和裸眼7D飞行影院,今年夏季营业额达53万元。
  一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更具吸引力的夜间文旅项目异军突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目前,全市有1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州古城)、7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数量居全省前列。
  在袅袅升起的烟火气中,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巷尾,文旅消费的潜力被激活,一座城市的夜间文化生态也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