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鲁萍 文/图
初秋时节,瓜果飘香。驱车行驶在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博陆山生态旅游风景区,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梨果挂满枝头,吸引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近年来,昌邑市下大力做好“梨”文章,依托山阳大梨产业优势,串起一二三产业,一手抓梨果产业提质增效,一手促“花果经济”火热开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让千年古梨园“种”出新味道。
“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目前拥有占地2000多亩的古梨园,园中梨树大多数树龄在百年以上,超过300年的有5000多棵。其中,一株树龄已逾千年的“梨王”,是这里的“镇园之宝”,结出的梨果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董”梨。该梨园中有37个梨树品种,其中山阳茌梨和马蹄黄大梨两个品种在全国绝无仅有。
长期以来,山阳大梨的传统品种山阳茌梨、谢花甜、马蹄黄以其独特口感、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历史而赢得市场。“山阳大梨绝不能以几个品种打天下,而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因此,为顺应消费市场需求,我们把梨果的不同口味、不同成熟期作为重要突破点。”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说,“现阶段成熟的有红翡翠、酥梨、圆黄等,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秋月、丰水、黄金、水晶的采摘期。自进入7月份以来,月月都能采摘新品种,为前来旅游和收购梨果的客人提供多样化选择。”
金灿灿的梨子,一头连着果农的口袋,一头连着地方的发展。王成敬说,山阳村的一二三产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千年梨园吸引游客前来赏花品梨,促进了当地梨果品种的升级,梨果种类的丰富又推动了山阳大梨深加工产业做深做精。自从发展起旅游业之后,山阳村村民围绕博陆山梨文化研发了一系列农副产品,秋梨膏、梨脯、梨花水饺、梨花鸡、梨花糕、梨花节文创产品等深受游客喜爱,多款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现如今,山阳村仅梨花水饺的年销售额就达600万元。”王成敬说。
农文旅深度融合、多链条同频共振,多业态多场景绘就山阳村的“世外梨源新图景”。如今的山阳村,一产做优,种类丰富且高品质的山阳大梨满足群众不同的消费需求;二产做强,山阳大梨深加工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三产做旺,文旅兴盛激活人气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2023年,“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阳大梨已成为昌邑市独具特色的优势支柱产业。目前,山阳村梨园年产量250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500多万元。通过山阳梨花节带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旅游收入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