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 莹
通讯员 杨艳芳
初秋时节,暑气依然,热浪翻涌。在峡山区太保庄街道主家埠村新流转的900亩大田中,4台无人机穿梭作业,一幅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我们村党支部领建并注册了‘强村公司’,流转运营土地900多亩,加入街道‘共富联盟’,在各方扶持推动下,规模种植逐渐步入正轨。”主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刘海昌介绍,“在街道‘共富联盟’的协调帮助下,我们新购入4台农用无人机设备,平均每台每天可以完成飞防任务500亩。现在只需要一个操作员,就能轻松完成以前25个人一天的活,比人工操作更精准、更规范,还节约了用量和成本。”
今年以来,峡山区太保庄街道积极响应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的部署要求,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聚焦农业生产源头环节,构建良地、良法、良种、良技、良机“五良”一体农服体系,以土地流转、“书记示范田”创建为突破口,在稳增长、提单产的同时,积极推广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种植模式,实现成本、资源“双降”和效率、产量“双提升”,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益。
今年,太保庄街道流转土地2万余亩,同步开展现代水网建设,打通灌溉渠道,打造“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良地”。同时,推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育高产地力,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搭建“共富联盟”和“强村公司”模式,成立11个“共富联盟”,将80个村全部纳入其中。以“强村公司”为抓手,通过强村带动、弱村抱团、项目领动的“良法”,实现公司化运营,彻底改变各村过去的“单打独斗”为现在的“抱团造血”。配套成立山东峡山兴旺仙人一埠劳动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富工坊”,为失地农户提供有效的就业保障,兜牢农业农村民生底线。
依托“共富联盟”和“强村公司”,太保庄街道对接引进良种公司,开展精准合作,优选高产良种,结合“书记示范田”创建,带着农民学、领着农民种,全面提升农业种植质效。发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省农科院等专家优势,建立长期指导培训关系,试点推广“水肥一体化”“五喷一防”、镇压、深耕等种植“良技”,进一步提高土地地力、单产产量和综合产能。
同时,该街道还引入了两家农事服务公司,利用现代化、智能化“良机”,为更多种植户、村集体提供“耕、种、管、收、储、售”等一体化农事服务,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成本高、亩产效益低、粮食销售难等一系列难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