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荣
今天去北宫市场的“顺心斋”,买了木糖醇的重油月饼。为了买俩月饼,我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这是徐有贞的《中秋月》,是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说到中秋节,对于一个潍坊土著来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重油月饼。
在潍坊人心里,重油月饼是深入骨子里的一种老味道,号称“一个管饱”“实惠过瘾”。重油月饼,不仅是无数老潍坊人念念不忘的童年味道,还是一种感情寄托。
潍坊的重油月饼有一斤两个的,还有一斤一个的,甚至两斤一个的。去年中秋节前夕,我竟然收到了一个远房兄弟送来的四斤重的一个大重油月饼。这让我在亲戚朋友圈里风光了好一阵子。
在我小时候走亲访友,要是拿着一斤重油月饼,那都是大礼,能让你甩着胳膊,摇晃着在大街上横着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中秋节,娘就买一个月饼(半斤一个),然后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等她虔诚地拜完月亮娘娘后,就把那唯一的重油月饼,放到面板上,用刀切成八瓣,我们姊妹六个,加上娘,每人一块,娘把剩下的那一块偷偷塞给我,再把切月饼留下的酥皮渣渣,拿给四姐。因为四姐不吃带青红丝的月饼馅,馋嘴的我,也会用我的月饼酥皮去换四姐的月饼馅。
其实,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四姐为啥不吃重油月饼的馅。因为,在我心里,重油月饼的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人间美味。
你看,重油月饼馅是由葵花籽、西瓜仁、青丝、红丝、玫瑰酱、黑芝麻、白芝麻、冰糖、砂糖、果粒、核桃仁、花生碎、南瓜仁等组成,选材既精良,又讲究,还好吃。
在潍坊,所有的重油月饼都是传统的五仁馅,料好不好,直接决定最后的口感。因此潍坊市区的几大老字号,如信昌、恒盛斋、顺心斋等几家百年老店,都非常注重自家的产品质量。
小时候,距离中秋节一两个月,我们就盼着吃月饼。到了八月十五晚上,我一般都不会吃饭了,要留着肚子等着吃月饼,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好像不这样,就对不起那一小块重油月饼似的。
在潍坊,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重油月饼是一种津津乐道的回忆;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是一份难解的乡愁;而对于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们来说,是自己家人最贴心的爱……
因此,对于所有的潍坊人来说,重油月饼是独一无二的,更是在他乡找不到的家的味道。就这样,重油月饼特有的味道,穿越了我的大半个人生。
虽然老娘离开我近十年了,但是在每年阴历八月初八我生日那天,我都会把一个大重油月饼切开,用一个漂亮的盘子盛着,放到桌子上,再沏一壶娘在世时最喜欢的茉莉花茶。等我把对面的茶碗斟满茶水后,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重油月饼,看着对面那碗热气袅袅的茉莉花茶,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任八月那明亮而鲜活的阳光闪亮在我的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