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潍坊农业产业化经验全国推广。1992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省委相关指示精神,潍坊市总结寿光引领市场带动经济发展、诸城贸工农一体化、寒亭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高密实行区域种养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的设想。1993年5月,潍坊市委印发《关于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意见》,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第一个以一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地方战略性文件,标志着潍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为破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1994年1月,山东省委印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在全省推广潍坊农业产业化经验。同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论农业产业化》,并配发3篇述评。2001年10月,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潍坊召开,自此,潍坊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经验和做法推向全国。2007年10月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议、2009年10月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先后在潍坊召开。
52.益都等六县相继撤县设市,开启城镇化发展新征程。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1987年7月,诸城撤县设市;1993年6月,寿光撤县设市;1994年3月,安丘撤县设市;1994年5月,高密撤县设市;1994年6月,昌邑撤县设市。
53.扩建潍坊机场,结束不通民航历史。潍坊机场始建于1951年,原为军用二级机场。1985年,获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开办民用运输业务。1993年3月,潍坊市与济南军区签署协议,扩建潍坊机场,同年11月竣工;1995年5月,第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扩建期间,市政府投资将原候机厅扩建为1000平方米。199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潍坊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1996年4月,正式开通民航业务。2004年4月,潍坊南苑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暨揭成立,标志着潍坊机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入一个全新时期。2006年12月,潍坊邮航速递物流中心投运,自此潍坊航空邮件和物流货物实现与全国236个大中城市次日递,巩固了潍坊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邮件转运中心的重要地位。
54.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开拓资本市场。潍坊市从企业股份制改革入手,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企业上市。1992年4月,潍坊化纤厂改制为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潍坊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粘胶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00年,晨鸣纸业成为全国第二家B股增发A股的上市公司。2004年,潍柴动力H股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7亿美元,刷新1998年以后香港主板H股市场IPO的历史纪录,成为潍坊市和中国内燃机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2007年,潍柴动力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实现“H to A”两地上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上市企业38家、股票42只,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区域交易市场挂牌企业1398家。
55.鲁台经贸洽谈会成为全省对台工作第一品牌。从1994年8月,我市尝试举办第一届鲁台(潍坊)经贸洽谈会,经过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升级规格,不断实践探索,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7届,成为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省台港澳办、省商务厅、潍坊市人民政府承办,台湾各大工商团体协办的两岸共办共享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盛会,成为两岸各界人士对话交流、凝聚共识的重要桥梁和政策发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对服务山东和潍坊开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国台办誉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盛会”。
(未完待续)